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什麼是魯班尺,及其主要用法

什麼是魯班尺:


  魯班尺也叫“魯般尺”,又稱“角尺”,上面有財、病、離、義、官、劫、害、本八個字。八個字為一個循環,一個循環長度按照現在的尺寸是一尺二寸八分半,長約42.9厘米。相傳為春秋魯國魯班所作,后經風水界加入八個字,以丈量房宅吉凶,這已為海內外建筑科學界有關人士實驗所証明,並且在香港、台灣、東南亞、北美華人社會以及中國沿海發達地區廣為采納。如今已被工匠廣泛使用,主要用來校驗刨削后的板、枋材以及結构之間是否垂直和邊棱成直角的木工工具。





9ffb8df8jw1fa3lrqt53vj20m80m842w.jpg


魯班尺下面一層叫丁蘭尺,多用在陰宅、祖龕丈量。丁蘭尺上面也有几個字,分別是丁、害、旺、苦、義、官、死、興、失、財。分別代表的意思是:


丁:福星 及第 財旺 登科

害:口舌 病臨 死絕 災至

旺:天德 喜事 進寶 納福


苦:失脫 官鬼 劫財 無嗣

義:大吉 財旺 益利 天庫

官:富貴 進寶 橫財 順科


死:離鄉 死別 退丁 失財

興:登科 貴子 添丁 興旺

失:孤寡 牢執 公事 退財


財:迎福 六合 進寶 財德


  看了上面的字也就知道了,盡量丈量的尺寸用能遇上吉祥的字。尺子長一尺一寸六分左右,也就是39厘米。無論是魯班尺還是丁蘭尺一個循環不夠可以按照此再加循環。



9ffb8df8jw1fa3lrqjol8j20hv08yab3.jpg
魯班尺怎麼看:


  魯班尺共分四排,分別是傳統的寸、魯班尺(量家宅、家具之用)、丁蘭尺(量陰宅、祖先牌位之用)、厘米四種標尺。


  在制作或選購紅木家具時,用魯班尺測量時,盡量選擇尺寸吉利的。其實,這“魯班尺”不是“尺”,而是一種對照表。1魯班尺=1.368市尺=45.6厘米;通常情況下,長度單位是有“進位制”的;例如:1市尺=10寸,1寸=10分,即這是10進位制。而“魯班尺”卻無“進位制”,只有文字標注吉凶。第一排八個字“1財、2病、3離、4義、5官、6劫、7害、8本”。


魯班尺怎麼用:

  魯班尺的吉凶用法:


  魯班尺上有八個字,分別是上面講過的財、病、離、義、官、劫、害、本,在每一個字底下,又區分為四小字,來區分吉凶意義。八個字及附帶的小標格分別代表的吉凶含義如下:



魯班尺上的門洞吉數:若換算為公制尺寸,通常吉數尺度有21-23cm、40-42cm、60-62cm、81cm、88cm、89cm、106-108cm、126-128cm、133cm、146cm、155cm、171-176cm、191-198cm、211--216cm、
231-236cm、241cm、253-256cm、261-263cm、275cm、281-283cm。


  一般而言,現代門的高度都不超過283cm,對于普遍的住宅,大門寬度(即見光度,是門框內壁的水平距離,不包括門框的厚度)多為108cm,高度多為212cm左右,而房門的寬度多為81cm,高度多為198cm,這樣的尺度是大眾皆宜的。【魯班經】認為,一般百姓家安“財門”和“吉門”最好單扇門宜開“二尺八寸”門戶的吉利尺寸。


  小單扇門宜開二尺一寸,即67.2厘米為義門; 單扇門宜開二尺八寸,即89.6厘米,為吉門;

  小雙扇門宜開四尺三寸一分,即137.92厘米為吉門;雙扇門宜四尺三寸八分,即140.16厘米,為財門;

  大雙扇門宜開五尺六寸六分,即181.12厘米為吉門。




9ffb8df8jw1fa3lx3spscj20go04emxp.jpg

魯班尺的大吉尺寸:
0-54厘米, 16.2厘米-26.8厘米,
37.5厘米-48.3厘米,
59.1厘米-69.8厘米, 80.5厘米-91.3厘米, 102厘米-112.7厘米,

123.4厘米-134.2厘米, 144.9厘米-155.6厘米, 166.4厘米-177.1厘米,
187.8厘米-198.5厘米,
209.3厘米-220.1厘米, 230.8厘米-241.5厘米,
252.2厘米-263厘米, 273.8厘米-284.5厘米,
以上的數字為大吉.可用于門窗


  結語:雖說魯班尺在風水上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也只能是作為輔助工具來使用,我們更加重視的應是它的測量作用。

“財、病、離、義、官、劫、害、本”為樓主說的魯班尺之八寸(注意:不是10進制之尺),此為木匠師傅開門窗所用之尺。有的地區叫“楊公尺”。關于名稱,大概是:
 
  
   1、名“魯班尺”者,是認為木工祖師是魯班,因尺是木工師所用,又通常附在木工用的曲尺上,故名之。

 
  
   2、名“楊公尺”者,是認為陽宅是中木工所建,但門窗是風水的范疇,開門窗是風水師的事,特別是出街的大門,風水祖師是楊公(雖有郭師先于楊師,但時至現今,相當多的人認為祖師是楊公),雖此尺刻度大多附在木工用的曲尺上,實屬是風水要事,故名之。
 
    
1魯班尺=1.44尺,后面這個“尺”,是指建屋做棟梁之尺,因此,魯班尺是沒有固定之長義的,當以做棟梁之曲尺長度進行換算,魯班尺1寸=曲尺1.8寸,八寸這一尺,故:1尺(魯班尺)=8×1.8寸(曲尺)=1.44尺(曲尺)。
 
     所以,附在曲尺上的魯班尺,就是以這一把曲尺的尺度換算的。
      
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你的八字原來就是你宿世的“因果數”

人的八字千差萬別為什麼?因為宿世的修行層次和段位不同。你以為澳門賭王是白給的嗎?居明大師說,何賭王前世曾做過神父,並且救過許多人的性命。一個前世有積德行善之人,今生才會富貴榮華,因為,這是福報,是上天給他的獎勵。為什麼他會去做賭王?因為,澳門的水是混水,而賭博業屬水,混水催生的是撈偏門的風水,不像香港的維多利亞港灣,那是清水,所以,香港出了那麼多做正業的富商。但為什麼上天要獎勵一個賭業給何賭王?這就不知了。可能是想通過他的手,對某些人手里的財富,做重新組合與分配吧。



無論通過何種路徑進入你的八字,都是有共性可循的。那是什麼?那就是,一個人的八字所蘊藏的密碼,已經很清楚地寫出了你的宿世因和今世果。只不過,你自己渾然不知而已。人為什麼有自我探索的欲望和渴求?這也是因緣際會時的必定之舉,是天意。就連你何年何月何日會與你命中的貴人相遇?都是有定數的。因為,上天若想度你,就一定會在你修行的路上設障,然后,又為你點燃一盞神燈照亮你的前程,甚至,上天還會為你插上一支路標,只不過,那路標可能會被迷霧遮掩,你明眼看不見,你必須擦亮你的心靈才可見。


算命理也好,看八字也罷,那八字能看出什麼來?命理能算出什麼來?至少可以看出下面三點:
1、知道自己所屬五行

比如,你是哪天生的?無論你是哪天出生的,你出生的那天都會有一個天干,那個天干是什麼,你就是什麼,比如,我出生那天的天干是己,那麼,我就是己土,這個出生日的天干,就叫做日元,代表八字中的你個人。天干一共就有10個,5類,因有陰陽之分,故每一類都有2個,共計10個。看相是以一個人的面形和身形來論五行的,但這只是從面相的角度來說,若以此來定日常的五行喜忌,就是大錯而特錯了!所以,怎麼來定一個人一生的喜忌?就是要找到自己出生日的五行,然后,以這個五行在八字之中的喜忌來論定。

2、知道自己身強身弱

五行屬性不同,那麼,再出生于不同的季節,或具體到12個月份中的不同月,那麼,便會產生出一種強弱來。這種強弱就是八字身強或身弱,不是你身體的強或弱(不過,通常身強的人,身體也較為強壯,不那麼容易生病。)比如你日元屬木,然后,你恰巧生在了木最旺的春天,那麼,你所屬的那個五行就很旺了,旺也是強的一個先天條件,也就是說,你總要出生在自己所屬五行最壯旺最當時得令的月份吧?然后,再看八字中生旺和扶助自身的五行多不多?自己所屬五行在地支中是否有根?強弱?你就知身強身弱了。


但是,八字是講究五行平衡的,這就像一個人體一樣,是要講求內分泌平衡的,任何一個五行強极,另一個五行弱极都是偏頗之象,是會打破五行平衡的,也是要對身體健康以及人生各方面的運勢造成影響的。為什麼有些人一生都很難減肥成功?是因為屬某五行,而這個五行卻又過旺的話,就是俗稱的“印重”之人了,那麼,你就會發現自己無論怎麼努力去減肥,可就是還那麼肥,好像怎麼也減不掉,減了還會再肥。原因就是:印重,代表生旺你所屬五行的那個五行很多很旺,比如你是甲木,你的印是水,水太多你就很難減肥。


因為水多,代表印,也就是你的養命之源,源源不絕,那麼,你這邊減,它那麼又生,好像成了一種循環一樣。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和母親同住時會很胖,因為母親就是印,而母親做的好吃食也是印,母親對你的關愛和寵溺也是印,你身陷印中,就很容易因印太重而發胖,減都不減不掉,你要減肥,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就是母親!但有些人的确是肥才有運行,因為,人肥了代表身強,而身強才能任官任財,也才能控制財運和大局。你見有哪個人是勢單力薄而成大業的?所以,有人一減肥馬上就行衰運。減肥前先搞清自身強弱吧。

3、知道自己的喜和忌

怎樣才能知曉自己的喜忌?這要看八字來決定,這是以一種統觀全局而做出的定論,也就是說:你到底需要哪些五行,人生才能行好運?身體才能得健康?你八字和大運中已經很多的五行,可能你就不那麼需要了,而且還可能成為了你的所忌,因為多而為患了。你所需要的五行,一定是你八字中的解葯,這個解葯的作用就是,一味葯下去,你的八字就五行平衡了。那這個解葯就是八字的喜用神,它將成為那個動一發而牽千鈞的支點。居明大師說,有的人是將一個人的八字中的五行數一數,看每種各是几個,缺哪種五行,欠缺哪個,就說人家欠缺該五行,這是很不負責任的。看八字不是這樣看的,不是去數八字中金水木火土多少。


要什麼五行,是根据出生日的天干,對照出生的月份,再參考出生時辰,就像用秤一樣,是“秤”出來的。但是,這個“秤”的技朮很難,不像你去買水果,多了往下拿几個,少了就再添几個。因為,這個“秤”的技朮一般的朮數師不知道,所以朮數界很亂,這是很危險的。因為,看命批八字說白了是治病救人,方法錯了,葯方就錯了,是會出事的。知道了自己的喜忌,就會知道自己未來有沒有大運可行?哪年運好哪年運差。批了八字知道自己几歲起運后,便對自己人生的方向有了定心丸。比如你明年將入10年喜用神大運,那麼,你今年要拚力勤奮了,如8年后你的好運才來,那這8年你可以多去進修等待机會,這就叫做知天命。


你對某事有了一些認知和了解之后,才談得上去布署,否則,對敵方情況一無所知,那這仗怎麼去打啊?你布兵力都沒得參考,你總不能用一個師的兵力和重火力去殲滅敵人一個偵察連吧?知道自己八字的喜忌后,就有了改運的方向和目標。這個改運可不是指那天定的每10年一轉換的大運,而是指你的選擇和運氣。運氣與你的人生每一步的選擇都有關。你知自己餓火后,你去穿紅衣,吃辣椒,甚至可以去吸煙,而且,別人吸出事,你吸到80歲了肺也沒毛病,因為這些都屬火,你缺火吃用它們就沒事,那些是來助運的。但若你去穿白色、灰色、黑色和藍色的衣服,就是水克火之象了,是來破運的,當然,若水是你八字忌神才如此。


因為“火”主南方,那麼,你若是要火的人,你就應該知道,你一生要向南走,才會行好運。你知道要火在前,你選擇向南走在后,這就是知命改運。若你根本不知自己的喜忌,你怎麼會知道你該何去何從呢?你外出打工都不知該去哪個城市?要火,你去深圳和廣州啊!你去中國的四大火爐城市啊!你去香港啊、新加坡啊、東南亞几國以及澳洲啊!那都是火地,你一個要火的人當然是去火地才有火啊!你為什麼一直不行運?除了你八字大運不給力外,還與你沒有去對地方有關啊!你要火去火地相當于順風順水,你要火卻去了水地等于逆水行舟。而人生苦短,你有多少時間可以用來探路?去走一條錯路,然后証明你的選擇是錯誤及失敗的?


當然,人生的路怎樣走,也有宿世因果數在起作用。你為什麼要火卻沒有去火地?是什麼人或什麼事阻礙了你?讓你壓根就沒有去想過?或者想過了,卻因種種原因,就是不能如愿以償?是因果。你前世的因,決定了你今世的果。也就是說,有的人想要一種東西會很自然順利地就得到了,可能你卻要曆盡艱辛。也許你曾經擁有過但卻忘記珍惜。對待這樣的一些人,上天有兩種教誨:一是,讓他想要得發瘋,但就是得不到,或費很大勁后才得到;二是,讓他想要馬上就得到,然后,再在他毫無准備的情況下,突然將其取走。人,應知福並惜福。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60個漢字,洞穿中國文化,道破人生真諦!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聖書字、中國商朝甲骨文、瑪雅文字)之一,亦是其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漢字是偉大的,它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成就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輝煌。
而漢字除了是語言外,還蘊含著我們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豐厚的人生哲理。參悟漢字玄機,是學習為人處世,是體悟人生之道,也是讀懂中國文化。
13個最內涵漢字,道盡人生真諦
暫時的停下,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中國古代的驛道,每隔一段距離,便有一個亭子。這些亭子是做什麼用的呢?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停”字——“人”和“亭”靠在一起,便成了“停”。
古人在驛道旁建造亭子,是為了讓人們暫時停下疲累的腳步,在“停”中補充體力、蓄積精神,好讓後麵的路走得更輕鬆、更快捷。“停”,是為了更好地走,這就是“停”字中的人生智慧。
差人一等,是因為比別人少出了力
人生的優劣,不是先天決定的,而是後天形成的。漢字“劣”的構造就很有意思:什麼是“劣”呢?“劣”就是比別人“少”出了“力”。
你比別人差,不是本質就差、生來就差,而是後天懈怠、懶惰,不肯比別人付出更多努力的結果。
上帝是公平的,你的付出和努力,決定著你人生的優劣。
就在各自的足下
“路”字的左邊是一個“足”,右邊是一個“各”——人生之路,就在我們“各”自的“足”下。所謂“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每個人都能走出一條人生之路來,但要自己走,不能指望別人。
舍得給予別人,自己就能收獲快樂
“舒”字,左邊是舍得的“舍”,右邊是給予的“予”,就是舍得給予的意思。所謂“舒心”,就是“舍得給予別人,自己就能收獲快樂”。
有衣穿有飯吃,就是福
“福”,左邊是“衣”,右邊是“一口田”。古人造字時,認為一個人有衣穿有飯吃,就是“福”。
與古人比較起來,現代人的物質生活不知要豐富多少,他們普遍有衣穿有飯吃,普遍實現了溫飽;不少人還達到了小康,有的甚至大富大貴。而很多人卻是整日愁眉苦臉,一臉的不快樂。
這是因為現代人的滿足已經不再停留在有衣穿有飯吃,不再是知足常樂。他們有更多的欲望,一時得不到滿足,就會痛苦煩惱,甚至嫉妒仇視別人。
幸福,不是擁有了,而是滿足了。
首要的,是邁開腳去走
“道”字,由一個“走”字底和一個首要的“首”字組成。這告訴我們,要走出一條人生之“道”來,首要的,是邁開腳去走。
理想很重要,信念很重要,毅力很重要,堅持很重要,機會很重要……但如果你不邁開腳去走,不去行動,這一切都將等於零。
心多,不是好事
“患”字,上麵是一個“串”,下麵是一個“心”,連起來就是一“串”的“心”,也就是心多的意思。
一個不能“一心”對待得失的人,這也想要、那也想要,這也怕失去、那也怕失去,怎麼不會心生憂慮呢?一個不能“一心”對待做事的人,這也想做,那也想做,三心二意,怎麼可能做成事呢?一個不能“一心”對待別人的人,對別人總是多疑、猜忌,不做坦蕩蕩的君子,而做長戚戚的小人,怎麼會是一個健康的人呢?
自大的人,最終要吃大虧
“誇”字,上麵是個“大”,下麵是個“虧”,可以這樣理解和解釋——一個自大的人,最終是要吃大虧的。
一個自大的人,必定是在用他的自大來掩蓋他的無知和無能。一個不知道用行動去改變自己的無知和無能,而是用自大去掩蓋的人,那隻能永遠無知無能下去,最終必定會在不斷地膨脹和越來越莽撞中,吃大虧。
給別人留有餘地,自己才有路走
“途”字由“走”和“餘”構成,可以這樣理解和解釋——給別人留有“餘”地,自己才有路“走”。有些人愛斤斤計較,睚眥必報,因此把人際關係弄得很糟,做起事來就隻能處處受挫和碰壁。
大海,來自每一滴水
看看“海”字的寫法:“海”,來自“每”一滴“水”。是一滴又一滴的水,彙聚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成就人生的大海,也要從“一滴水”又“一滴水”般的小事開始,做好了那些小事,才能成就人生的偉大。
反過來說,大海之所以博大,是因為可以包容含藏“每”一滴“水”。如果是一個小水窪,能容的水就有限。這就是“有容乃大”,告訴我們謙虛包容才能大成的道理。
“怕”
恐懼,是因為內心空虛
“怕”字,由“心”和“白”構成。什麼人才會“怕”和恐懼?就是那些內“心”一片空“白”的人,即內心空虛之人。
那麼怎樣才不會害怕、不會恐懼?當他懂得不斷地用學習、工作、事業、理想、信念和愛來填充自己的內心,去驅走內心的空虛,讓自己充實起來,自然也就不會怕、不會恐懼了。
一忙,就把心給丟了
“忙“字,“心”“亡”為“忙”,指人一忙,“心”就丟了。一個行色匆匆忙著的人,往往是一個無“心”之人。
忙中出錯、忙中出亂,就是因為忙著忙著就把“心”給丟了。一個不帶著“心”、無“心”做事的人,如何不會犯錯出亂?
焦慮、浮躁、不安、匆忙,最容易丟失一個人的“心”。靜下來,讓“心”回來,人才會安寧,事才會從容。
要成贏家,要有五種素質
“贏”字由亡、口、月、貝、凡五部分組成,這就是人生贏家必備的五種素質和能力——亡,危機意識;口,溝通能力;月,時間觀念;貝,取財有道(貝殼是最古老的貨幣之一);凡,平常心態。具備了這五種素質和能力,再加之努力奮鬥,定會走向成功,成為人生贏家。
17個最有趣漢字,說透為人處世
“心”中有“鬼”,所以才會慚愧。
看一個“人”,
我們往往隻重視他的“言”談,
而忽視了他的內心。
站得“直”,“人”的身價才高。
同形同向,“月月”相伴,
方能稱得上真正的朋友。
不停地“走”,不停地“幹”,
就會超過別人。
欠了別人的,就要償還,
這是做“人”的“責”任。
做什麼事,不能光用“口”講,
還要致“力”於行動。
“人”的欲求不可無限膨脹,
要適可而“止”。
正“直”,是它的立足“點”。
一旦被人看穿,
“馬”上就會被人看“扁”。
請勿隻有“口”,還要用心。
“召”示你,不停地“走”,
你才能趕上別人,走在前麵。
要“辦”成一件“十”分成功的大事,
必須靠大家共同努力。
落伍者往往隻是比別人,
晚“走”了一“尺” 。
“今”天努力一“點”,
明天才有資格指揮別人。
如果隻願用“耳”朵聽對自己有“益”的話,
不願聽批評,其人心胸必然狹隘。
“因”為世界和他人為你的成長,
一直在付出“心”血,
所以,人必須學會感恩。
17個最難認漢字,盡顯漢語神奇
15個最深邃漢字,中國文化精髓
事物所遵循的法則、日月星辰運行的規律,稱為天道;人事活動所遵循的規律,稱為人道。
“誠”,是真實無妄。一切道德的行為必須建立在內心真實無妄之上,否則便是虛妄,《中庸》稱之為“不誠無物”。君子以“誠”為道德修養的目標,以及達於“天道”“天理”的途徑。
是個人的良好品格和在社會中的良好品行,也是幽隱無形的“道”的具體顯現。
萬事萬物所遵循的普遍法則,事物的本原或本體。宋明時期的學者特別注重對“理”的闡發,以“理”為最高範疇,因此當時占主導地位的學術體係稱為“理學”。
“氣”沒有具體的形狀,永遠處於運動變化之中。“氣”的凝聚意味著事物的生成,“氣”的消散意味著事物的消亡。“氣”貫通於所有有形之物的內外。
人的某些情感、欲望,通常被規定為好、惡、喜、怒、哀、樂等六者,或喜、怒、哀、懼、愛、惡、欲等七者。前者被稱作“六誌”或“六情”,後者被稱作“七情”。
誌趣、情趣、意趣等,是人對自然、人生的獨特體驗和理解。
“仁”的基本含義是愛人,進而達到人與人之間、天地萬物之間一體的狀態。
“天”是中國古代思想中具有神聖性和終極意義的一個概念。天就是宇宙的普遍法則。
用仁義治理或統一天下,以道德手段使天下人都來歸順,叫做“王(wànɡ)”。依靠仁義道德形成天下一統的政治局麵,叫做“王道”。
萬物,萬事。
孟子認為“心”包含惻隱、辭讓、羞惡、是非等四端,道德實踐的核心就是保存並擴充人固有的善心。道家則認為虛靜是心的根本狀態,如靜止之水,由此可以把握天地萬物的本原。
有本性、性質等多重含義,主要指“人性”。曆代學者對人性善惡的問題有著許多不同的看法,或性善,或性惡,或性無善惡,或性有善有不善,或有性善有性不善。
“虛”指世界或者心靈的一種狀態。“虛”指“氣”的存在狀態,因為“氣”的存在隱微無形,故以“虛”稱之,但並非完全空無。也指虛靜的或沒有成見的內心狀態。
人行事的合理依據與標準,以及調節言行使之符合這種標準,以獲得合理的安處。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