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洛陽風水真的甲天下嗎


洛陽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曆史,是我國文明的主要發源地,承載著太多的中華民族文化太多的風花雪夜,被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都說洛陽風水甲天下,那到底是怎麼個領先法呢?今天不妨一起來跟小編看一看吧。
著名風水家釋誠信先生說過洛陽風水甲天下,其地理位置在古代無人能比。洛陽有山、有水、有平原,背靠邙山,黃河發生水患也淹不了洛陽,實在是古代帝王定都的首先之地。先後有105個帝王在洛陽定都,可見其自身的實力強大。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伏羲得“河圖”畫八卦,夏禹擁“洛書”以製《洪範》,“河圖洛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頭。中國的四大發明有三發明於此,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道教太上老君創教於洛陽上清宮、下清宮,孔子興盛於洛陽,佛教釋伽摩尼首次傳教就是洛陽白馬寺。
隋唐時期,洛陽大加擴建。隋煬帝、武則天以洛陽為東京,經常住在洛陽。據說,隋煬帝對洛陽的地形很欣賞,李吉甫《元和郡縣圖誌》記載:“初,煬帝嚐登邙山,觀伊闕,顧曰:‘此非龍門邪?自古何因不建都於此?仆射蘇威對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悅,遂議都焉。”
“風水之法,得水為上”,水和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洛陽城處於群山和多條河流環抱之中,洛陽四周有九條山脈朝拱(嵩山、熊耳、鹿蹄、崤山、秦嶺、陽華、邙山、首陽、緱山) 。九道河流環繞(黃、伊、洛、廛、澗、穀、甘、薑、儒),形勢甲於天下。其氣候溫和,土質肥沃,物產豐富,為其城市擴容後的物質供應,提供了保障。
生於蘇杭,葬於北邙
我們的古人發現了,起源於昆侖山的龍脈延伸至八百裏秦嶺而形成了少祖山,延伸到黃河與洛河環抱的一個盆地,形成了聚國家王氣的“國寶穴”,這個國寶穴便是洛陽。據考古專家多方論證,我們洛陽的北邙山是中國曆史上安寢帝王最多的地方,竟有一百個左右。難怪古人把東方人生與死最理想的地方,說成“生於蘇杭,葬於北邙”。
不僅曆代帝王公卿、才子佳人將此視為風水寶地,就連庶民百姓死後也都希冀“葬於北邙”。因而 邙山出現了唐代詩人們說的“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古墳上麵起新墳,新墳古墳無定主”,“山頭鬆柏半無主,地下白骨多於土”的怪現象。
人生有高潮也有低潮,洛陽也是如此,有興旺時期,也有不如意的時候。不如意的時候往往過得很抑鬱,受人欺負,北魏時期,中原勢弱,北魏王朝攻入中原占領洛陽城,曆史上遊牧民族攻入中原從來就是掠奪婦女和搶劫財物,正當人們驚恐之時,北魏皇帝拓拔宏突然宣布,北魏王朝所有人並入洛陽。這讓當時的所有人驚掉一地下巴,洛陽明明是被征服的城市,居然能把入侵者“反征服”。
洛陽曆史還吸引了三次陝西的王朝主動遷都洛陽,周、漢、唐,哪一個朝代在世界上都是大名鼎鼎存在,結果都遷都洛陽,可見洛陽的風水有多好 。

老祖宗為什麼定16兩為1斤 筷子長7寸6分

    01.祖先為什麼定十六兩為一斤呢?
過去人們常用半斤八兩來形容兩個事物是一樣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來我們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兩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兩就是一樣的。那麼老祖囘宗為什麼定十六兩為一斤呢?
這裏麵有大智慧!
傳說我們的先人觀察到北鬥七星、南鬥六星,再加上旁邊的福、祿、壽三星,正好是十六星。北鬥七星主亡、南鬥六星主生,福、祿、壽三星分別主一個人一生的福、祿、壽。他們在天上看著人的一切。
所以說:人在做,神在看。
老祖宗為什麼定16兩為1斤,筷子長7寸6分?大智慧啊!
據說做買賣的人,如果稱東西,短斤少兩,都要受到懲罰。賣東西少給人一兩,福星就減少這個人的福;少給二兩,祿星就給這個人減祿;要少給三兩,壽星就給這個人減壽。
老祖宗為什麼定16兩為1斤,筷子長7寸6分?大智慧啊!
古代人都知道“人在做,神在看”,所以人都不敢做昧良心的事。
老祖宗為什麼定16兩為1斤,筷子長7寸6分?大智慧啊!
02.筷子為什麼是7寸6分?
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有些人很羨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飯,覺得這種姿勢和儀態有品位。但學了之後也隻是偶爾用用。在日常生活中餐餐都用刀叉的中國人,想必都是奇葩。
刀叉是冶金術成熟以後才有的用具。而冶金術是十五世紀才發明的,在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實是用手吃飯。
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顯然長得多。
老祖宗為什麼定16兩為1斤,筷子長7寸6分?大智慧啊!
關鍵是,筷子是兩根,稱呼卻是一雙。在餐廳裏呼喚服務生“拿一雙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國人;如果說“拿兩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國人。
為什麼明明是兩根筷子,卻叫一雙筷子呢?這裏麵有太極和陰陽的理念。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為一。這是中國人的哲學,西方人不懂。
筷子在使用的時候,講究配合和協調。一根動,一根不動,才能夾得穩。兩根都動,或者兩根都不動,就夾不住。這是中國的陰陽原理,也有西方力學的杠杆原理。
筷子還有點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舊時人們走江湖,身上隻要有一雙筷子,有什麼毛病都能自己搞掂。即便忘了帶,隨手掰根樹枝或蘆葦,折斷了,在石頭上磨一磨,在水裏洗一洗,也能用。
老祖宗為什麼定16兩為1斤,筷子長7寸6分?大智慧啊!
中國文明和西方文明都從神話發源。西方後來人神分家了,做事靠科學,做人靠宗教。
中國沒有。中國什麼都合在一起:何仙姑、鐵拐李、呂洞賓、孫悟空、豬八戒這些神仙也是人,他們就在茫茫人海中;中國人的理想和現實、靈魂與肉體也是合二為一的,每天用的筷子裏麵就有信仰,舉手投足都是理念。這是一種通達和智慧。
所以,中國人不需要到專門的地方去清洗靈魂。從小就有長輩告訴他,如何做人做事,知道隻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這兩者也不能分。
我們現在很多人,每天握著筷子指指點點,譏諷同胞沒有信仰,其實是有所不知。
老祖宗為什麼定16兩為1斤,筷子長7寸6分?大智慧啊!
今天社會的症結不是沒有信仰,而是丟掉了老祖宗的智慧。
在中西方文明全麵接觸、交流和碰撞的過程中,有很多人雲亦雲的東西在幹擾我們的價值判斷,以致亂花漸欲迷人眼,五心不定,六神無主。
尼克鬆80年代出了一本書叫《1999,不戰而勝》,很出名。他在書中的最後部分說了這麼一句話:
“當有一天,中國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美國人就不戰而勝了。”
青鬆有挺拔美,鮮花有嬌豔美。西方文明和中國文明是花開兩朵各有特色。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顧此失彼。我們是中國人,表達信仰的方式和人家不同。我們生活在自己的信仰裏。
一雙筷子,不僅僅是飲食餐具,更承載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凝結了許多前人智慧。作為中國人,這項傳統不可廢止,也將繼續弘揚下去 。

古人教你如何快速有效的讀書


諸葛亮
“觀其大略”讀書法
三國諸葛亮深通讀書之道,不僅好學,而且善學,並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謀”。
諸葛亮的讀書法,對今人亦有裨益。諸葛亮讀書隻“觀其大略”。
諸葛亮隱居荊州隆中之時,與穎州石廣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並一起拜師遊學。
石廣元、徐庶、孟公威三人讀書學習“務於精熟”。曾經“走馬薦諸葛”的徐庶則折節學問,“卑躬早起,常獨掃除,動靜先意,聽習經業”,目的為求得“義理精熟”。
而諸葛亮讀書卻與諸生不同,他是“獨觀其大略”。他沒有鑽進書堆,死記硬背,而是泛讀大概,擷取精華,掌握其實質。
諸葛亮讀書也沒有到廢寢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地作息,“每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他對好友們說:“你們幾位從政可以做到刺史、郡守。”
三人反問諸葛亮“仕途”如何,諸葛亮“笑而不答”。後來事實證明,讀書務求“精熟”的石廣元、徐庶、孟公威等人,也的確隻做到刺史、郡守,而讀書務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諸葛亮則成為一代賢相。
  
陶淵明
“會意”讀書法
晉代文學家陶淵明的“會意”讀書法。
他在《無柳先生傳》中曾寫到:“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陶淵明讀書時注意抓住重點,去繁就簡和獨立思考。
實際上,他追求的是讀書會意,著重領會書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摳個別字句。
蘇軾
“八麵受敵”讀書法
宋朝著名文學家蘇軾在他的《又答王庠書》中就侄女婿王庠“問學”,介紹了他自己首創並實踐的一種讀書方法。
蘇軾在信中說:“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並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意思是說,好書就像知識的海洋,內容豐富。
那麼,讀一本好書可以每次隻帶著一個目標去讀,或隻就一個方麵的問題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時涉及其它的目標或問題。
所以,每一本好書都需要好好讀它幾遍,日久天長,必有所獲。
蘇軾自己就是這樣來讀《漢書》的,第一遍學習“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製。
數遍之後,蘇軾對《漢書》多方麵的內容便熟識了。
  
陳善
“入書出書”讀書法
南宋人陳善著有一部《捫虱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
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如果讀書不能讀進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處”,也就是說不能體會書中深刻的思想內容和高明的文學技巧;倘若讀書不能跳出來,那就要“死在言下”了,也就是說,思想被書本束縛住,成了書奴、書呆子。
隻有懂得入又懂得出,這才是讀書的好方法。
陳善根據自己的讀書經驗總結出來的出入讀書法,實際上是告訴人們要活讀書,而不能死讀書。既要讀書認真鑽研,消化吸收書中營養,又要將書本知識為我所用。
鄭板橋
“精當”讀書法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的“求精求當”讀書法中的“求精”,是讀書要有選擇,選好書,讀精品;“求當”就是恰到好處,要適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他說:“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當則粗者皆精,不當則精者皆粗”。
實際上,鄭板橋並不反對博覽群書,隻是強調多讀必須以精讀為基礎,多讀的內容也必須用精讀中得到的知識去聯係新知識,圍繞一個課題深入下去。
讀書貪多不求精,就會胸中撐塞如麻;讀書求精不求多,才能讀到書裏去,抓住要領,但不等於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所以,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與“研”,因為書中的“微言精義”所包含的豐富深邃的內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窮”。
在精讀中,鄭板橋還比較注意“問”。他認為“學問二字,須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今人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隻是一條鈍漢爾”。
  
歐陽修
“計字日誦”讀書法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曆歸納而成。
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總字數為455,865個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隻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
他說:“雖書卷浩繁,第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
的確,這樣日積月累,一部部的書籍就被他背熟了。
這種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集腋成裘,在歐陽修的親身實踐中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董遇
“三餘”讀書法
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很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哪“三餘”呢?
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
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
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
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
抓住這三種空餘時間用來讀書,肯定會有收效。
當然,董遇所處的漢代,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生活環境和節奏有很大的差別,但他那種善於抓緊一切空餘時間的精神,對於今天來說仍然是適用的。
張溥
“七焚”讀書法
明代學者張溥的“七焚”讀書法強調讀寫並用,強調“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讀書法分為三步:
第一步,每讀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裏默讀。
第二步,抄完後高聲朗讀一遍。
第三步,朗讀後將抄寫的文章立即投進火爐裏燒掉。燒完之後,再重新抄寫,再朗讀,再燒掉。
這樣反複地進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讀十幾遍,直至徹底理解、背熟為止。
張溥藉此苦讀成名,給自己書齋取名為“七焚齋”,也叫“七錄齋”。
顧炎武
“三讀”讀書法
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很會讀書,也很講究讀書方法。他的“三讀”讀書法即“複讀法”、“抄讀法”、“遊戲法”。
他給自己規定:每年春秋兩季,分別複習冬夏兩季所讀的書,即半年讀書,半年複習,把閱讀和複習交叉進行,有效地增強了記憶力。
在每次複習時,他麵前放一本書,請別人也朗讀同樣一本書,他邊聽邊默記。
如果發現自己默記的同朗讀的有出入,馬上查書,立即糾正,再複讀幾遍。
顧炎武讀書總是要動手抄錄的,這種學習時既動口,又動手、動腦的學習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讀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