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0日 星期六

《心經》中為人處世的智慧。

 
《心經》的全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該經是佛教經論中文字最為簡短精煉,而內容又極為豐富的一部經典。自古以來,此經一直在佛教界廣泛流傳,每個朝代的很多信徒都能流利地背誦。曆朝曆代都有不同的高僧翻譯和注解了這部經典。據不完全統計,《心經》共有七種譯本,對本經的注疏至少有百家之多。該經也是漢傳佛教寺院每天晚課必誦的經典。全經雖然隻有短短的二百六十二個字,卻涵蓋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內容精華。
  《心經》所揭示的緣起性空之理,是大乘一切經教建立的理論基石。如實準確地把握此經的思想內涵,對於學習經教,指導修行,都具有重要意義。《心經》不僅對人的修行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而且還對人的為人處世有多方麵的啟示。《心經》對人的啟示主要有以下兩點:一、使人看破世事;二、勸人心無掛礙。
  一、使人看破世事
  《心經》主要是講般若空性的經典。在經中說,觀世音菩薩以般若之智,觀察到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皆是一種假有,最後都歸於空無。此經所說的“空”,是性空,是本來空,是與一切萬有相和合的,不是相對的,不是沒有的,是有而空的。所謂宇宙間一切形形色色,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下至一切用物,植物、動物和我的身體,都是有相的;我們的思想、道理、人事、人情、喜怒哀樂,都是無相的;這一切有相無相的東西在因地上總是空的。
  因為一切事物都是由眾緣和合而成;因為是因緣生,所以無有實體,求其究竟相,畢竟不可得。所以一切一切,無自性,無實體,因緣生,不可得的,所以是性空。觀世音菩薩在修般若空觀之時,觀照到五蘊都是空幻不實的。所以,在後麵經文中佛陀告訴舍利弗,既然五蘊皆空,那麼色也就是空的,受、想、行、識也都是虛幻不實的。在此基礎上,佛陀進一步對舍利弗說,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虛幻不實的,最終都將變為虛無。也就是說,現存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無自性,無實體,不可得,本性是空。經文所講的一切法,如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法、六度萬行的智得等,都是無相,都是性空的。
  《心經》啟示我們要看破一切身外之物,無論是親眷、財色,名利,地位等各種身外之物,最後都是虛幻不實的,我們不能執著於假有,而舍不得,放不下。隻有你能看破這一點後,才能夠去掉參透世事的苦空無常,從而放下對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的執著。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以這種心態來對待世事,那麼我們就能以平和的心態來為人處世,塵世之間也會少很多紛爭,則人世間也會成為一片淨土。
  二、勸人心無掛礙
  菩薩能夠以般若之智而修六度,達到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目的。菩薩正是由於依靠般若之智,能夠做到心無掛礙。因為菩薩心中沒有掛礙,也就沒有恐怖,並且遠離各種顛倒夢想,從而達到不生不滅的究竟涅。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都是依此般若之智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因為菩薩修觀照般若,心常清淨,遠離雜念妄想,就超越了世俗名利的困擾,因而能做到心無掛礙,自然不會有恐怖和顛倒夢想。覺者看破了世間的是非、得失、榮辱,無牽無掛,自然不會有任何恐怖。就象死亡這樣大的事,在世人看來是最為可怕的,而禪者卻也一樣自在灑脫。
  三、做到心無掛礙方法
  究竟如何做到心無掛礙,我認為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麵來著手。首先,善於把握當下。時光流逝很快,世事變化多端。我們正在做的或者已經做過的事,轉瞬之間就成為過去。過去的事我們無法去把握,將來的事還沒有到來,我們也無法預測。我們唯一能夠把握的就是現在。孔子曾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意思是說,已經成為事實的事就不要勸說了,已經做過的事就不要再勸誡了,對已經過去的過失或過錯不要去責備了。如果我們能夠不為過去的事而後悔,也不為未來的事而憂心,隻是將心思關注於現在,那麼我們就會少很多牽掛。一個人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現在,就不可能創造光輝燦爛的未來,所以,對任何人來說,現在才是最重要的,沒有了現在就沒有過去和未來。其次,正確麵對得失。在人生之路上,每個人都會有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教訓。有很多人一旦在某方麵取得成功,他就會得意忘形,盛氣淩人。因此,一個人在春風得意之時,應當保持平淡的心誌,這樣才不會掛礙太多。
  一個人若是心中沒有閑事掛礙了,你就會每天過得閑適自在,這樣你會感到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沒有了世事的牽掛,你是一個完全自由的人,你就可以去過一種閑雲野鶴般灑脫自然的生活。正如詩雲:“幸為福田衣下僧,乾坤贏得一閑人。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 (文/理證法師)

現代物理學的九大終極問題



 

潘多拉之盒
在1900年,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勳爵得意地聲明道:“在物理上沒什麼沒被發現的重大東西了。剩下的一點未知事物也很容易精確地觀測。”但是在接下來的三十年中,量子力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已經顛覆了這個結論。今天,沒有物理學家敢斷言我們對物理和宇宙的認識“接近完成”。相反,每一個新的發現似乎又打開了又一個“潘多拉之盒”——噴湧出更深更多的物理問題。 這裏有我們挑選出來的著名而開放性的物理未解難題。
九、暗能量是什麼?
無論天體物理學家如何推敲數字,宇宙的的組成模型已經不需要再加上什麼了。但是,雖然重力在時空中向內聚(pulling inward),宇宙的構造卻不斷向外延伸——越來越快地向外膨脹。為了解釋這一點,天文學家提出了一個看不見的介質通過推開時空來抵消掉重力的影響,這東西就被叫做“暗能量”。在大多廣為接受的暗能量模型中,暗能量是一個”宇宙常數“——一個空間的固有屬性,擁有”負壓力”來把宇宙空間拉開。當空間膨脹時,更多地方被騰出來,然後暗能量隨之而入。基於觀測到的擴展速度,科學家們認為暗能量總和組成了宇宙70%以上的部分。但竟然沒有人知道如何找到它。
八、暗物質是什麼?
顯然,宇宙中84%的物質不吸收也不發射光線。“暗物質”,正如它的名字一樣,無法直接觀測,也沒法間接探測到。暗物質的存在是從可見物質的重力效應、輻射和宇宙結構理論中推導出來的。這個神出鬼沒的物質理論上遍布整個星係,而且應該是弱相互作用的組成部分。世界上已經有幾個尋找WIMP的探測器,不過目前還沒成功嗅探出來。
七、熵是怎麼回事?
時間不斷向前流逝,因為宇宙的熵(即它的混亂度)隻會增加,並且我們沒法扭轉這一增加的過程。“熵總是增加”的這一事實涉及這樣的邏輯:混亂的物質排列總是比有規則的排列普遍,而且當你改變事物時,它往往會陷入混亂無序 (#耳機線)。但這裏的問題是:為什麼過去的熵如此之低?換句話說,為什麼宇宙在最初是有序的——當大量能量被壓擠在狹小的空間中時?
六、平行宇宙存在嗎?
天體物理數據表明時空並非彎曲,而可能是”平“的,因此它會延伸下去。如果是這樣,我們能夠觀測到的地方(即我們認為的”宇宙“)隻是一個無限大的絎縫多元宇宙(quilted multiverse)中的一塊補丁罷了。與此同時,量子力學的法則也推定:每個”宇宙塊“(總共大概有10^22^122個宇宙塊吧)的粒子排列配置擁有可能性上限,所以,相對於無限的“補丁式宇宙”,肯定會有一些微粒排列重複的宇宙——而且有無限個這樣雷同的平行宇宙(裏麵有完全相同的你我),也會有隻差了一個粒子位置不一樣的宇宙,和差了兩個粒子的宇宙……到完全不同的宇宙。 這個邏輯有破綻嗎?還是說,這種離奇的結論的確無誤?這怎麼可能?假如正確,我們又會如何證實平行宇宙的存在?
五、為什麼物質比反物質多?
為什麼物質,比它的電荷相反、自旋方向也相反的雙胞胎——反物質粒子的總量更多?反物質,根本上是說是”物質為什麼存在“的問題。我們假設,宇宙中的物質和反物質對稱相抵,而且在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物質和反物質一起被生產出來了。但是如果這樣的話,兩者不會存活到現在:在那時質子和反質子就會互相湮滅,電子和正電子彼此抵消,中子和反中子也這樣,——隻留下一大堆光子。對於這些東西,我們目前還沒法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
四、宇宙命運如何?
宇宙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未知值的參數:Ω——物質和能量在整個宇宙層麵上的密度的度量。如果Ω大於1,則時空會封閉在一個巨大的球體中。如果沒有暗能量,這樣的宇宙會停止膨脹然後開始收縮,最後在“大緊縮”事件中崩潰。 如果宇宙是封閉的,但暗能量真的存在——那麼球形宇宙會永遠膨脹。 另外,如果Ω小於1,則空間的形狀將類似“開放的”拋物麵。這種情況下,它的最終命運是“大凍結”接著“大撕裂”:首先,宇宙向外加速,撕裂星係和恒星,隻剩下冰冷的殘骸物質。在宇宙加速度過大時,會發生之後的事情:加速度大到原子之間的結合力無法再拘束住自己,所有的物質將會分崩離析四處拋散。 如果Ω=1,宇宙會是平穩的,如同所有方向都無窮延伸的平麵一樣,沒有暗能量的話這種狀態會永遠保持下去,不過會逐漸減速直到停滯。如果暗能量存在並能抵抗擴張的速度,宇宙最終會撕裂自己。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三、為什麼無法精確測定微小粒子?
在電子、光子之類基本粒子的奇特世界中,所有定律都遵循量子力學。粒子並不像一個小球一樣,而是“一陣陣地”分布在一個較大區域中。每個粒子由波函數,或者概率分布來描述。波函數描述了它“可能的”位置、速度和其他特性,但就是沒法得出一個確定值。基本粒子具有這個範圍內的屬性。假如你用實驗測定其中一個粒子,你就能得出一個確切位置——因為波函數坍塌的結果。 (嬰兒量子力學講座到此結束) 但是為什麼你測量一個粒子、使得它的波函數塌陷並產生具體值?這個問題被稱為測不準問題,看起來十分深奧。但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粒子的存在取決於觀測的結果。
二、弦理論是正確的嗎?
物理學家假定所有的基本粒子實際上都是一維的循環(loop),或者說“串”(string)。每一個粒子都在不同的頻率上振動,這樣物理解釋起來就容易多了。弦理論讓物理學家調和了粒子世界的基本法則,並且使用“廣義相對論”這一時空理論,來把自然界的四種基本粒子統一到單一的理論框架中。但問題是,弦理論在11或10維宇宙中才起效,比如:具有三個普通空間、六七個壓縮空間(compacted spatial)以及一個時間維度——就像一根振動的琴弦一樣——組成的世界。這種空間的尺度大概是一個原子核大小的一萬億分之一到十億分之一那樣的數量級,目前根本沒有方法來檢測,所以弦理論的正確性不得而知。
一、混亂中蘊含著有序嗎?
物理學家至今無法精確求解出描述流體行為的方程組——流體包括從水到空氣中的所有液體和氣體。事實上我們不知道所謂Navier-Stokes方程組是否存在一般解。或者說大概有一種理論能夠解釋所有的流體,也可能流體理論本身一定隱含著不可知的“奇點”。結果,對於“混亂”物質的法則,人們仍然所知甚少。物理學家和數學家都想知道天氣本身是“難以預測”,還是“內在的不可預測”?難道說這些東西超越了數學的範疇,或者隻是人們暫時沒有找到合理的數學工具而已?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人死後上天堂?揭宗教神祕極樂世界


所有的宗教是否在人死後故事就此宣告結束,不管是上天堂、下地獄,進入死後的世界,基督教的天國和佛教超脫輪迴的西方極樂世界,是否指的是同一個地方?(翻攝自Viralnova)
所有的宗教是否在人死後故事就此宣告結束,不管是上天堂、下地獄,進入死後的世界,基督教的天國和佛教超脫輪迴的西方極樂世界,是否指的是同一個地方?(翻攝自Viralnova)
你相信有天堂和來世嗎?無數人奉獻一生,只為了找尋真相,搞清楚「天堂」是否真實存在,有些宗教會告訴信徒,人死後靈魂會上天堂或下地獄兩種情況,但卻很多人忽略,所有的宗教是否在人死後故事就此宣告結束,不管是上天堂、下地獄,進入死後的世界,基督教的天國和佛教超脫輪迴的西方極樂世界,是否指的是同一個地方?
根據國外網站「Viralnova」報導指出,每個宗教對於死後世界各自有不同的定義,趕緊來看看天國和西方極樂世界的差別在哪吧!
猶太教(Judaism)。(翻攝自Viralnova)
猶太教(Judaism)。(翻攝自Viralnova)
一、猶太教(Judaism)
猶太教屬於最流行的古老宗教之一,在猶太教的《希伯來聖經》沒有關於天堂,或死後的描述,猶太教對於天堂沒有一個特別的概念也未有討論。猶太人認為,萬物皆來自上帝,人死後靈魂會回歸到上帝身邊、軀殼則回歸大地,因此死後會將死者下葬,讓靈魂盡速回到上帝身邊。
二、基督教(Christianity)
基督教對於天堂,有不同說法,但聖經版本中卻很直白、簡單。啟示錄(The Book of Revelations)描述,天堂是一個被稱為「新耶路撒冷」(New Jerusalem)的城市,有城牆和12道大門,每一道門上都刻有以色列12個支派的名字和天使。另外,有12顆基石代表12個使徒,結構則是由各種寶石組成,天堂裡有「生命之水」、「生命之樹」,在這裡的信徒額頭刻有上帝的名字,所有的痛苦、眼淚、死亡將永遠消逝。
印度教(Hinduism)。(翻攝自Viralnova)
印度教(Hinduism)。(翻攝自Viralnova)
三、印度教(Hinduism)
印度教相信超脫輪迴,並沒有像西方宗教一樣對天堂有特定定義。根據《奧義書》(Upanishads)描述,世界充滿虛幻,唯一真實存在的就是「梵」 (Brahman),是宇宙萬物賴以構成之根本,「梵」無所不在,印度教的終極思想就是要將自我與梵合二為一,即梵我合一,但人們容易受虛幻的東西迷惑,而忽略「梵」,便造就了「因果報應」,在生死的輪迴不斷迴圈直到頓悟,才能離開生死輪迴,便是俗稱的「解脫」(moksha)。
伊斯蘭教( Islam)。(翻攝自Viralnova)
伊斯蘭教( Islam)。(翻攝自Viralnova)
四、伊斯蘭教( Islam)
根據《可蘭經》(Quran)描述,所謂的天堂,生前做的善事須多過於壞事才能進入。而伊斯蘭教的天堂是個大花園,環境與氣候受到控制,信徒們會躺在沙發上,身邊圍繞著「羞澀、嬌滴滴又純潔的黑眼睛處女」,在這裡的人會用水晶酒杯和銀器喝下「不朽的青春」,就像是散落的珍珠在身邊盤旋著,信徒穿著綠色絲綢和綿段,手腕戴有銀製手鐲,以喝下阿拉賜予的聖水作為獎賞。
山達基教(Scientology)。(翻攝自Viralnova)
山達基教(Scientology)。(翻攝自Viralnova)
五、山達基教(Scientology)
山達基教派相信輪迴,他們認為每個人有無限的靈魂,靈魂會重回另一個肉體,也稱為「希坦」(thetan),人死後,會忘記前世所有記憶,但痛苦卻會在潛意識根生,為了要抵達「自由之橋」( the Bridge to Total Freedom),只要通過這個過程,信徒消除心理的恐懼和痛苦,就能得到自由和解脫。
摩門教(Mormonism)。(翻攝自Viralnova)
摩門教(Mormonism)。(翻攝自Viralnova)
六、摩門教(Mormonism)
在台灣,路上時常看到騎乘單車穿著正式的外國年輕朋友到各地傳道,而摩門教對於天堂有不同的定義,摩門教認為,天堂分成三個等級分別是,「高級國度」、「中級國度」、「低級國度」;當然,以字義來看,「高級國度」就是最高的等級。另外,摩門教主要分支創始人約瑟芬史密斯(Joseph Smith)聲稱,自己曾看過「高級國度」,他說,「天堂在我們的上方大開了一個通道,我看見上帝、榮耀,但我無法確定我是否在自己的身體內,天堂的繼承者通過絕美大門,就像是盤旋的火焰,上帝與聖子坐在燃燒的寶座,天堂是擁有遍地黃金的絢麗街道」。
佛教(Buddhism)。(翻攝自Viralnova)
佛教(Buddhism)。(翻攝自Viralnova)
七、佛教(Buddhism)
「涅槃」是佛教對於天堂的概念,佛陀認為人類所有的痛苦、欲望是相互連結,以此達到「涅槃」的境界,要認清慾望放下一切。佛陀教導說,慾望是火焰,燃燒了我們使痛苦產生,使我們依賴生死輪迴不斷循環,而這樣痛苦的火焰會在每一生燃燒,直到我們認清慾望、懂得將火焰鋪滅,結束慾望之海造成的痛苦。

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苦集滅道之真諦

苦集滅道之真諦
「苦集滅道」這四個字佛教徒認為是佛陀初轉法輪時所開示的道理,也是初學佛者所應知道的基礎佛學,佛教稱之為「四聖諦」。那麼何謂「諦」呢?佛教徒認為諦就是指如是而不顛倒的真理,因此所謂「聖諦」就是指聖人所知道的絕對正確之真理,但是大家都知道真理根本沒有任何的文字相,也沒有任何的語言相,所以具有文字相與語言相的苦集滅道四聖諦應該跟真理無關,事實上「諦」字在《辭海》所解釋的意思不是指真理而是指意義,所以「真諦」就是指真正的意義之意思,因此我們世人不能將「真正的意義」與「真理」劃上等號,否則便會產生偏差之現象,例如夫妻之愛或父母對子女的愛,有的人就認為愛的真諦就是如同《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所說的:「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事實上這是凡夫俗子之愛,根本不是愛的「真理」,真理哪裡有什麼愛或不愛的煩惱與罣愛呢?任何人與人之間的愛都是凡夫覺知心之作用,本性根本沒有什麼愛或不愛的問題,所以將意苦、身苦、來世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等等凡夫覺知心苦之感受當成是真理,那可能已經誤解了什麼是真理了。
 
佛教徒認為聖人所知道的那些道理就是絕對正確之真理,那可能是已經曲解了聖人與真理兩者之間的關係了,那麼一般世俗所謂的「聖人」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維基百科的解釋是說:所謂聖人大意是指被大眾認為具有特別美德和神聖的人;在中國古代聖明的君主帝王及後世道德高尚儒學造詣高深者,有的也被稱之為聖人,而聖人的界定經常出現在諸子百家的書籍之中;有的宗教則專門通過一定的儀式來加封聖人,但也有聖人是直接被大眾尊奉為聖人;所以聖人事實上都是因為他們表相的美德與行為而被宗教團體與社會大眾所肯定,所以才冊封、敕封、追封或是直接稱之,但是他們那些表相的美德與行為跟真理有什麼任何的關係嗎?老子在《道德經》第二觀徼章即提到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由這一段經文可知美德與善行若能做到天下皆知,事實上反而是惡事,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善惡不二也,善有真善與假善之分,善人也有真善人與假善人之別,做給別人看的善是陽善、是假善,至善是無善的,上善若水而誰能知其善,一個善人能行善至天下皆知又豈是真善呢?所以聖人與善事皆是為了教化世人之假相,但是真善則不為世人所知矣!
 
所有聖人所說的話皆是俗諦,因為真理無言、言語道斷與諸佛妙理非關語言無有文字也,所以不管是什麼聖諦絕非真理而是俗諦也,更何況眾生之苦皆是現象顯現,也是因果報應也,故與真理無關,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時可能有說過苦集滅道之哲理,但是「四聖諦」這個名稱或是說四聖諦就是四種真理,這一定是後世之人杜撰出來的,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的時候他才三十歲,剛剛才開始向眾生說法而已,一開口就跟憍陳如等五位賢者宣講了四聖諦,然後他就告訴這五位賢者,說他所講的四聖諦就是真理嗎?既然真理沒有任何的文字相與語言相,而釋迦牟尼佛又是一個悟道者,那麼諸位仔細想一想,釋迦牟尼佛會跟那五位後來出家的比丘僧說他所講的四聖諦就是真理嗎?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如果釋迦牟尼佛真的告訴這五位賢者說他講的四聖諦就是真理的話,那麼釋迦牟尼佛可能不是一個已經真正悟道者,因為他所悟的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與道聖諦等四聖帝事實上是佛理而非真理。
 
但是真正的事實應非如此,而是釋迦牟尼佛確實已經悟道,但是他以方便之說來向那五位賢者講述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與道聖諦等四聖帝之意義,只是後來被後世的佛弟子將這些佛理錯解為真理罷了,以至於以訛傳訛到現在所有的佛門弟子都還是將佛理當成真理而不自知,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釋迦牟尼佛本人在《金剛經》的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就曾經說過:「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說釋迦牟尼佛有所說法,其實是假名安立,事實上釋迦牟尼佛對五位賢者說法亦是觀機逗教、應病予藥與契機而說的,因為不同的對象有不同的法縛與心結,因此應該用不同的內容來開示他們,事實上釋迦牟尼佛一次跟五個不同悟性、道根、背負、學歷與經歷的人講同樣內容的法就不是很適當,因為其中有的人可能會瞭解,但說不定有的人已經被導誤了還不自知。
 
佛教徒認為釋迦牟尼佛所知一切寂靜之境界,係佛教之根本大義,故又稱為第一義諦、真諦,乃是屬於出離世間法中之究竟深義,而一般所說的俗諦,即是指隨順世俗而說生滅等有之諦理,也就是指世間之事實與俗知之理,因此又稱作世俗諦、世諦或有諦,那麼何謂世間法?又何謂出世間法呢?事實上每一個人對於佛法到底是「世間法」或是「出世間法」的體悟都有所不同,有的人認為佛法就是佛法,世間法是世間法,兩者是不相關的;有的人則認為佛法不離世間法;有些人則認為世間法即是佛法。這種種不同的看法,都是來自於認知上的差異,有的人認為世間法者就是流轉生死的法,而出世間法者就是涅槃寂靜的法,而世出世間法者,就是指生死即涅槃也,但事實上所有的法都是在度眾生,離開了世間還需要什麼法嗎?所以佛法是度世人靈體解脫的世間法而不是出世間法,但是話雖如此說,事實上佛法也無法度世人的靈體解脫離開世間,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佛法度化世人的最終目標是成佛,問題是佛一念迷又變成眾生,佛仍然是生滅與無常而非永恆的,因此成了佛之後仍然在世間,哪裡是什麼出世間法呢?
 
既然四聖諦是學佛的基礎,那麼我們首先瞭解四聖諦的內涵是什麼?四聖諦概括了兩重因果關係,佛教徒認為集諦是因,苦諦是果,兩者是迷界的因果;而道諦是因,滅諦是果,兩者是悟界的因果,這是一種從表面現象逆推到深層原因的過程,也就是說修道除惡、滅貪嗔癡,就可以避免痛苦,脫離輪迴,但是所謂的「苦集滅道」這四個字,真的是這樣解釋嗎?為什麼會有這種疑惑呢?因為光是修道除惡、滅貪嗔癡是不能脫離輪迴避免痛苦的,為什麼呢?因為目前佛教徒每天都在忙著放生、唸經、念佛、辦法會、佈施、供養、求功德與福德也是無法脫離輪迴避免痛苦的,因為造惡業會輪迴受惡報,難道造善業不會輪迴凡塵去受善報嗎?既然造善業會墮入輪迴,那怎麼可能脫離輪迴避免痛苦呢?這不是大妄語嗎?佛教徒認為放生有無量的功德,出家也有無量的功德,助印經書、捐款蓋寺廟、供養佛法僧三寶、吃素等等都有無量的功德,那麼所有學佛的出家眾與在家居士幾乎人人都是有功德的無量,那麼他們不輪迴凡塵去享受福報,那麼多的功德又如何能進入無餘涅槃?又如何能保有清淨心呢?
 
   何謂無染?何謂無著?何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呢?惡業會障礙我們的修行,難道善業就不會障礙我們的修行嗎?貪婪、嗔恚與癡迷等三毒會妨礙我們的慧命,難道佈施、供養與福無邊等三惡就不會妨礙我們的慧命嗎?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所著作的《六祖壇經》-無相頌中曾經提到說: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佈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佈施、供養、福無邊是「三惡」世人知道嗎?惡業明顯是錯誤的,所以很容易察覺而修正過來,但是一般癡迷的宗教人士或是有假愛心的人卻被善業、善念、佈施、供養、福德、功德等等的福無邊所迷惑而難以脫離啊!這是宗教之過啊!宗教有什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勸世語,雖然可以使一些惡人由惡轉善,但是善有真善與假善之不同,無智之善適足以濟惡,這種假善不但無法使自己的靈體脫離輪迴,更因自己的無知勸別人也一齊做假善事,這些假善事會迫使一些迷惑於福德、功德的愚癡之人墮入生死輪迴,更會使修行人永遠無法成就真道,禍害匪淺故稱為「三惡」。
 
佛教徒知道所謂「苦諦」是指意苦、身苦、來世苦,所謂「意苦」就是指貪、瞋、痴、煩惱等苦,所謂「身苦」則是指生、老、病、死等苦,而「後世苦」則是指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等三惡道受報之苦。因為意苦與身苦乃是世人自己累世業力累積所導致的,所以在「集諦」中就指出讓前世業與後世業業報相續的力量正是每個現世人他自己本身,因此他們認為現世若不治貪、瞋、痴等三毒,而隨意繼續造業下去的話,則煩惱、罣礙就不會斷掉,那麼上述那些意苦、身苦、來世苦等習氣就得以相續下去,而且愈滾愈大,生生世世流傳下去!所以「苦集」兩字,正好說明了因果循環與相續的現象,倘若欲使這些苦的習氣不會一直循環相續,當下從六道中得到解脫使靈體得到大自在,那麼就要靠「滅諦」與「道諦」,佛教徒認為「滅諦」的「滅」字是指涅槃而言,但是佛教所說的涅槃,並非指往生或死掉的意思,而是指寂靜之心而言,因為他們認為滅諦是對治苦集的最好辦法,那麼要滅什麼呢?滅就是去除貪、瞋、痴等三毒與煩惱,但是如果滅了貪、瞋、痴等三毒與煩惱,若是又去造善業、善念、佈施、供養、福德、功德等等福無邊的話,那麼又有什麼用呢?還不是照樣墮入輪迴流轉於生死苦海之中,如此的話生死問題解決了嗎?凡心已經進入涅槃境界了嗎?事實上仍然沒有,所以到最後還不是白忙了一場嗎?
 
我們都知道苦是從煩惱而來的,而煩惱是從迷惑而來的,而迷惑是因為無明之故所以才會產生迷惑,那麼無明又是怎麼產生的呢?在《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的第十八頁疏之中有云:「今謂約生滅門,以不如實知真如法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則無明所覆,失本流末,渾亂真體,故名曰濁。如澄泥沙,復使淨潔,斯之謂清,即指轉五濁而成清泰也。」,由此可知無明是因為自己迷失了自性,違背了性德,所以才動心起念而產生善念或惡念,由於凡心產生善念與惡念之故,故肉身便造作善業與惡業等罪業,因肉身造作善業與惡業等罪業故,所以這些罪業才感召苦報,因此所謂「治病須從根本治,修行須從根本修」,所以我們要改變我們苦的命運,就須知道苦是如何產生的,我們都知道思維會決定行為,行為會養成習氣,習氣會塑造個性,個性會影響命運,因此世人所有的苦皆來自於錯誤的思惟所導致,而動心起念所有的善念與惡念皆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故善念與惡念會被稱為「輪迴種」即是此意,因此若要去除凡心的善念與惡念,那麼就是從根本修,如此才能改變我們錯誤的想法,改變我們錯誤的說法,也改變我們錯誤的做法,若能從這個地方真正轉變了,那麼苦就會自然而然的滅掉了。
 
為了滅掉眾生之苦,釋迦牟尼佛由提出了三十七道品的具體作法,三十七道品又稱作三十七菩提分法或三十七品助道法,為四聖諦中道諦的仔細開展,共區分成七種類別,總計有三十七項,三十七道品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內涵,也是趨向解脫或獲得證悟的道路;在四念住方面區分為:一、身念住(觀身不凈),二、受念住(觀受是苦),三、心念住(觀心無常),四、法念住(觀法無我),四念住主要是對治執身為凈、執受為樂、執心為常、執法為我的四顛倒見;另外還有四念勤,一、未生惡法令不生,二、已生惡法恆令滅,三、未生善法令出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長,其精進的重點在於行善去惡;另外還有四神足,所謂的四神足就是認為意是產生神通的基礎,故要達到神通須俱足一、欲神足,欲得神通,二、勤神足,精勤習禪,三、心神足,心神專一,四、觀神足,正確觀想等四神足;另外還有五根,所謂五根就是指修習佛法的根本所在,五根就是指一、信根(深信三寶),二、精進根(修行不懈,指四正勤),三、念根(憶念正法,指四念處),四、定根(修習禪定),五、慧根(開發智慧)等五種根;另外如五根已經俱足的話便會由五根產生一、信力(堅信真理);二、精進力(修四正勤的力量);三、念力(破邪、念正的力量);四、定力(治心一處的能力);五、慧力(產生智慧的能力)等五種力量。
 
另外在七覺知方面有一、念覺支(憶念集中而念念分明);二、擇法覺支(選擇正確、適宜的修法);三、精進覺支(任何階段都不能懈怠);四、喜覺支(修禪定得到的喜悅);五、輕安覺支(得到的輕鬆安適感覺);六、定覺支(攝心不散深入禪定);七、捨覺支(捨一切念,不即不離),修習七覺知之目的旨在修習止觀的注意事項和感受。其次還有八正道,所謂八正道是指一、正見解;二、正思惟;三、正語言;四、正行為(正業);五、正職業(正命);六、正精進;七、正意念;八、正禪定等八正道。釋迦牟尼佛認為三十七道品的這些具體作法是道諦之內涵,亦是為了滅掉眾生之苦成就佛道的基礎佛學,但是這是對中、低根器的眾生由惡轉善來說的,若是對那些上等根器或上上等根器的眾生而言,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三十七道品這些具體作法反而會障礙他們的悟道與成道,因此學人不可不慎也,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道理很簡單,真經無字、真理無言,凡是有文字相與語言相之經典或言說,一定是有特定對象的方便之說,這不是人人都適合的真理,而是釋迦牟尼佛觀機逗教、應病予藥與契機說法的方便之說而已。
 
釋迦牟尼佛針對當時眾生之迷障所提出來的三十七道品的具體作法,猶如東漢時期華陀神醫對所有醫治過的病患所開出來的藥方一樣,都是有針對性的,華陀神醫對當時所有醫治過的病患所開出來的藥方,能夠醫治目前的各種病人嗎?如果病情完全相同則當然能夠治病,但是如果病情不同呢?當然不能治病,同樣的道理,釋迦牟尼佛當年對眾生觀機逗教、應病予藥與契機說法的方便之說,與之契機者當然受用,但是若迷障之處不同不能契機者呢?當然也不能度化那些不契機之眾生,整個宇宙之間只有唯一之真理才能度所有的人歸真,故佛理絕對不是真理,而是治心之良藥也,因此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三十七道品各類別,對上等根器者來說便是一種導誤,雖然參透佛理的人能夠成佛,但是卻不能成道,為什麼呢?因為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三十七道品皆是假理而非真理,例如四念勤有關於「未生善法令出生」或「已生善法令增長」的部份即是偏向於善的邪見,諸位想一想什麼是「善法」?什麼又是「惡法」呢?善與惡本來就是凡夫俗子的觀念,善惡是不二的,善即是惡,惡即是善,無智之善適足以濟惡,善念與惡念是導致眾生輪迴凡塵墮入生死漩渦之輪迴種,怎麼能讓未生善法的人生出善法或是已經生出善法的人增長呢?
 
這種只能針對中低根器之人所說的法,又豈能拿來對上等根器的人說呢?因為四念勤之觀念對於上等根器的人來說就是一種導誤,如果這樣說難道是釋迦牟尼佛說錯了嗎?非也!釋迦牟尼佛是對當年之眾生觀機逗教、應病予藥與契機說法的方便之說,誰知道他的信仰者卻編撰成經典來導誤世人呢?如果目前的佛教大師,他們以三藏十二部經對一些中低根器的人來說,那還是能契機的,但是如果在電視台的宗教頻道說、在體育館對大庭廣眾說或在學校對所有的教授與大學生說,那是會導誤世人的,正見解、正思惟、正語言、正行為、正職業、正精進、正意念與正禪定等八正道亦是如此,什麼是正見解呢?佛法是正見解嗎?什麼是正語言,難道勸人諸惡莫作或眾善奉行就是正語言嗎?什麼是正行為呢?難道說放生、法會、唸經、佈施或供養等等行為就是正行為嗎?什麼是正職業呢?難道說所有合法的職業就是正職業嗎?那麼何謂正精進呢?難道說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波羅蜜與行菩薩道就是正精進嗎?那麼何謂正意念呢?難道說行善、慈悲、不忍眾生苦等等善念就是正意念嗎?這些具有文字相的理論皆不能稱為正,若是自己所認為的是正理,那麼便是與邪理相對待的話,如此即是凡間的世俗諦,絕對不能將這些具有文字相的理論皆視為真理。
 
因此所謂「滅道」其實不是指滅諦與道諦為悟的因與悟的果等兩諦而言,因為涅槃是指心的靜寂或清淨心與真正的悟道無關,佛教的《緣起法》觀念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佛教徒認為「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所以世間上的一切事事物物(即一切有為法)都不是憑空而有的,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在各種因緣條件和合之下,才能現起和存在。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之後,那麼事物本身也就不復存在了,這就是佛教所謂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道理。但事實上這是指事物的現象而非指事物的本質,如果將事物之現象誤當成事物之本質,認為這就是宇宙的真相,那麼這就是一種錯誤的思維,在佛教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裡面覺林菩薩在夜摩天讚嘆釋迦牟尼佛的話中曾經說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一句話,一般的佛教徒誤以為此「一切唯心造」的「心」就是指能見聞覺知之心,事實上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一切唯心造」的「心」,並不是人類所知、所以為使用的心,而是真心;此心佛教可能稱為第八識心、如來藏或阿賴耶識,但事實上就是道家所說的炁與儒家所說的性與科學家所說的上帝粒子。
 
《雜阿含經》中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是說明因緣所生法中,因與果的關係,是緣起最好的定義;也說明了此與彼(因與果)之間是相依相待而存在,沒有絕對的獨立性。這種說法指的就是現象而非本質,所以佛教的緣起觀念正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萬物負陰而抱陽」這一句話,老子在《道德經》中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為和」,因為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佛法,是為了度化世人靈體解脫之世間法,所以緣起法所說的法不離「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這個範圍,而阿賴耶識就是生出因與緣這個二的「一」,因此世人若是在緣起法的範圍中打轉,那是不可能脫離輪迴的,所以「苦諦」的來源就是無明所產生的動心起念,動心起念之後因為有善念之因就會有善報之果,有惡念之因就會有惡報之果,所以便落入輪迴之中,因此所謂「滅道」的「道」指的就是導致各種果報的那些道路與方法,也就是指放生、朝山、彌撒、禮拜、法會、濟世、救災、誦經、念佛、加持、灌頂、印心、浴佛、曬佛、繞佛、繞境、進香、安太歲、化煞、法術、吃素、出家、禪坐、持戒、佈施、朝覲、點戒疤、剃度、浸禮、受洗、點玄關竅...等等的有為法或莫法而言,「滅道」就是指要去除想要以這些有為法來悟出真道的各種道路與方法。
 
一般人只知道因與緣,所以才有緣起之說與緣聚之論,但是卻不知道因與緣到底是從何而來,所以誤以為緣起性空,這就是沒有格物的原故,所以才沒有產生真智慧出來,緣起性空的思想,概要言之就是一切法由於無自性,因此得以隨緣幻現,而所幻現的一切法,雖然歷歷在目,但卻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一般,故佛教所謂的「緣起」,就是說:世間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誤的知見,也是只知道因與緣的「二」,而不知道隱藏因與緣的「一」與產生一的「無」,佛教的宇宙論是比較傾向於現象論,而不是形而上學的本體論,既然是現象論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後的假相而非宇宙未大爆炸前之真相,因為如此,所以佛教徒錯將釋迦牟尼佛治心的佛法當成宇宙之真理,這是傳教經師的問題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問題,因為釋迦牟尼佛已經告訴眾生說若有人說如來有所說法即是謗佛,不解釋迦牟尼佛所言之真諦故,真理是妙理,應世之法皆是假理,若將自己宗教之教義當成真理在弘法或佈道者,那皆是在導誤世人,業障匪輕也。
 
因與緣不會無故相聚,道有善道、惡道、吉道與凶道,緣有善緣、惡緣、吉緣與凶緣,聚有善聚、惡聚、吉聚與凶聚,道從哪裡來,道從原道而來,那麼何謂「原道」呢?原道就是造之時也,造化!造化!自造自化,造之時道已生,道生則緣蘊藏於其中,以待相聚,因此眾生既然已經造之,那麼如何能滅道呢?懺悔能滅道嗎?不可能的,已經既成事實了懺悔已遲,那麼禱告能滅道嗎?禱告不可能滅道,因為天權在我不在諸神身上,向諸神禱告有什麼用呢?孔子有一句名言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違背天理之事向神佛禱告有什麼用呢?那麼放生、出家、辦法會、吃素、持戒、唸經、供養三寶、祈福、發願等等之萬法所說的無量功德能夠滅道嗎?那些有為法只是一種宗教矇騙世人的手法,目的旨在在安慰眾生而已,事實上虛有其表,只能掩蓋心性之驚恐或凸顯人性之不安罷了,目前眾生動心起念造了諸多罪業,妄想以宗教諸有為法來去除苦諦或是罪業,猶如緣木求魚一般了不可得。
 
事實上眾生之因果業障與道、緣、聚三者有密切之關係,因此用佛教的三十七道品是無法獲得真正解脫的,命運之機緣不是偶發而是安排,因此造之時即是事之始,造業之時緣已蓄之,隨即隱之蟄伏以待相聚,故滅道之過程是緣聚而滅聚,滅聚之後接著滅緣,滅緣之後接著滅道,道若滅了則緣盡聚亦滅,故古德有云:「道起道落,道生道滅,緣起緣生,緣盡緣滅」,生命之命運如何運化並不是世人可以自我選擇的,而是一切隨緣,而緣是由道而來,道則是在動心起念造作之時即開始,因此世人之命運只是等待機緣成熟而相聚,所以佛法中有一句話說:「一切諸法皆是仗因托緣、互相依存而生,必須和合才能夠成就新的契機」即是此意,故滅道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以其道還其道,以其事還其事,第二種方式則是被害者天赦也,所謂「還」即是仗因托緣而相聚也,加害者與被害者相聚則是滅聚,滅聚之後接著滅緣,緣盡則緣滅,緣滅則道滅,道滅之後因與緣皆無則因果業障自然化解也,因果業障化解之後才能真正得到大自在與大解脫。

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佛教—獲全球最佳宗教世界獎

佛教—獲全球最佳宗教世界獎!因為曆史上沒有一場戰爭是以佛教名義而戰!

據《日內瓦論壇報》報導,國際聯合宗教會(ICARUS)票選佛教獲得全球「最佳宗教世界」獎。

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國際聯合宗教會(ICARUS),基於提高並促進宗教和靈性的融合與交流,今年七月投票決議結果,賦予佛教團體最高榮耀獎,一致表決佛教是「世界上最好的宗教」。

這個獎項是由二百位宗教領袖共同參與國際圓桌會議,投票決定。會中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宗教領袖並沒有選擇自己的宗教,而是把自己手中神聖一票投給佛教,雖然佛教徒隻占ICARUS會員的極少數,但得票數與呼聲卻最高。 國際聯合宗教會的研究主管伊卡羅斯認為,佛教能贏得世界最好宗教榮耀,是因為在過去曆史中,沒有一場戰爭是以佛教名義而戰,與其他宗教明顯不同。他認為佛教徒真正實踐所宣導的宗教精神,而這也是佛教比其他宗教做得更徹底的地方。

Belfast天主教神父泰德(Ted O'Shaughnessy)表示,他也投佛教一票,他雖崇愛天主教,但內心常深感不安,因為在宣導基督愛的同時,往往在聖經裏發現為上帝而殺害異教徒的經文。 穆斯林的神職人員塔爾阿斌‧魏塞德(Tal Bin Wassad)說:「雖然我是虔誠的穆斯林,但看到很多個人的忿怒和瞋恨,藉用殺戮方式表達他們對宗教的崇敬,而不是自我調解的途徑。」 另猶太教拉比羅賓‧山謬‧華聖斯坦(Rabbi Shmuel Wasserstein)說:「我愛猶太教,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但自一九九三年以來,我每天都在練習內觀禪修,並將作為修持功課之一。」 「佛教徒備受肯定」,身為巴基斯坦的穆斯林社團,也是國際聯合宗教會投票權的委員之一的魏塞德(Wassad)說:「事實上,我最好朋友當中,有不少人是佛教徒。」 國際聯合宗教會目前尚未找到願意受獎團體,當被問及為什麼佛教界拒絕接受獎項時,緬甸翰達比丘(Bhante Ghurata Hanta)表示:「我們感謝佛教被肯定,但此獎是屬於全人類,因每人皆有佛性。」 委員會之一的葛力奇(Groehlichen)說,他們將會繼續尋找下去,直到找到一個佛教團體願意接受它。當找到時,一定會告訴大家。 The Geneva-based International Coalitionfor the Advancement of Religious and Spirituality (ICARUS) has bestowed"The Best Religion In the World" award this year on the BuddhistCommunity.

This special award was voted on by aninternational round table of more than 200 religious leaders from every part ofthe spiritual spectrum. It was fascinating tonote that many religious leadersvoted for Buddhism rather than their own religion although Buddhists actuallymake up a tiny minority of ICARUS membership. Here are the comments by fourvoting members:

Jonna Hult, Director of Research for ICARUSsaid "It wasn't a surprise to me that Buddhism won Best Religion in theWorld, because we could find literally not one single instance of a war foughtin the name of Buddhism, in contrast to every other religion that seems to keepa gun in the closet just in case God makes a mistake. We were hard pressed toeven find a Buddhist that had ever been in an army. These people practice whatthey preach to an extent we simply could not document with any other spiritualtradition."

A Catholic Priest, Father Ted O'Shaughnessysaid from Belfast,"As much as I love the Catholic Church, it has always bothered me tonoend that we preach love in our scripture yet then claim to know God's will whenit comes to killing other humans. For that reason, I did have to cast my votefor the Buddhists."

A Muslim Cleric Tal Bin Wassad agreed from

And Rabbi Shmuel Wasserstein said from Jerusalem, "Ofcourse, I love Judaism, and I think it's the greatest religion in the world.But to be honest, I've been practicing Vipassana meditation every day beforeminyan (daily Jewish prayer) since 1993. So I get it."

However, there was one snag - ICARUScouldn't find anyone to give the award to. All the Buddhists they called keptsaying they didn't want the award.

When asked why the Burmese Buddhistcommunity refused the award, Buddhist monk Bhante Ghurata Hanta said from
『謝謝』

四念處簡介序文

四念處簡介序文
四念處是修行者解脫煩惱,不受後有的實踐不二法門。
四念處又被稱之為四念住,在《雜阿含經》及《中阿含經》中都有詳細的記載說明,也是比較早期接近佛陀所說修行方法的本質,內容涵蓋三十七道品、止、觀、七覺支,所以四念處就成為一種十分完備的修行方法,也是修行法門的核心。
四念處簡介內容分為對修行四念處的利益。四念處是調伏欲貪的內觀禪法、培養正念是修三十七道品的重點,正念、正知、專注之間的關係,如實知法、義、法次法及四念處修法的介紹。內容雖然不是說完全完整,但對一位真正想要修四念處者,可從簡介中獲得一些修四念處的知見,希望清淨正直者能籍著四念處的實踐,親自體驗到正法律,完成自證佛陀的大智慧,也能促使正法律能在台灣流傳。在此感恩布施智慧及財物的關心正法者。
祝願人人都能從正法中獲得解脫智慧。
 四念處簡介
目次
壹、修習四念處的利益
貳、四念處是調伏欲貪的內觀禪法
參、培養正念是三十七道品的重點
肆、正念、正知、專注之間的關係
伍、適合現代人的最佳修行方法
陸、如實知法、義、法次法
柒、四念處次第介紹
一、身念處
二、受念處
三、心念處
四、法念處
(一) 觀察五蓋
(二) 觀察五陰
(三) 觀察六入處
(四) 觀察七覺支
(五) 觀察四聖諦
捌、結語
 
四念處禪之簡介   台南縣慈蓮寺 大願比丘演講集
壹、修習四念處的利益
四念處又稱為一乘道,是修行成就「自證緣起」、「自證涅槃」的唯一解脫之道。
《雜阿含經》六○七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在此短短的經句中,就包含了使眾生清淨,令超越憂、悲,滅除惱、苦,得如實法,完成涅槃之道等的七種利益。也可以說,所有修習四念處的利益,都濃縮在這些利益上。佛陀以及接受佛法修行完成阿羅漢的聲聞弟子,都必須要經歴過這條四念處的管道,離開四念處這條管道,根本就不可能另有捷徑或神秘的門路可通往「自證緣起」、「自證涅槃」的究竟之道。佛陀教導弟子說,疾得漏盡(迅速滅盡煩惱)之道不離四念處,有何依據呢?
《雜阿含經》五七經:
爾時,座中有一比丘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見,疾得漏盡?
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於此座中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見,疾得漏盡』者,我已說法言:『當善觀察諸陰,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分。』我已說如是法,觀察諸陰。而今猶有善男子不勤欲作、不勤樂、不勤念、不勤信,而自慢惰,不能增進得盡諸漏。若復善男子於我所說法,觀察諸陰,勤欲、勤樂、勤念、勤信,彼能疾得盡諸漏。……」
從以上六○七、五七兩段經文中,就已經能看出佛陀強調修四念處乃至八正道的重要性,這四念處乃至八正道的三十七道品,是佛陀自覺、覺他,乃至教導未來世世代代佛弟子的法與道。那麼什麼是使眾生清淨,令超越憂、悲,滅除惱、苦,得如實法,完成涅槃之道呢?以下就簡單的來說明修四念處的利益:一、使眾生清淨。二、超越憂悲。三、滅除煩惱。四、去除痛苦。五、得到如實法(自證緣起)。六、完成自證涅槃。
「使眾生清淨」。無論是過去的佛、現在佛、未來佛,以及現在及未來的佛、聲聞
弟子四雙八士,也同樣以修四念處來淨化他的煩惱,這方法是唯一趣向究竟解脫的不二法門。
「超越憂、悲」。人生是有限性、不完美性、逼迫性、危險性和變易性的,因此是無常不能自主,例如失去財富、地位、感情、親眷、健康,這一些都是生於這個世間所必須要面對的憂心折磨。從這些憂心折磨使我們帶來許多憂愁、悲傷。要克服這些痛苦、滅除這些痛苦,必須要修四念處,只有透過修四念處這條管道,才有辦法獲得超越憂、悲,到達無憂、悲的自由安寧生活,以免遭受哭泣及悲嘆,只有修四念處才能到達無哭泣及悲嘆傷心的境界。
「滅除煩惱」。「惱」是屬精神的痛苦,也就是緣起煩惱痛苦,例如求不得而煩惱痛苦,常與不合之人在一起的煩惱痛苦等,最有效的治療各種心理壓力煩惱痛苦的方法,就是修四念處,其它就沒有別路了。
「去除痛苦」。苦分為身體的痛苦以及內心煩惱所生起的痛苦。我們的身體在生活中,難免都會遭遇到各種痛苦的感受,例如身體上的頭痛、背痛、手痛、老、病、死等痛苦。這些身體上的苦受,透過四念處的修習,就可保持在正念中,安穩樂住,身諸苦痛漸得休息。
《雜阿含經》五四一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松林精舍,病差未久。
時,有眾生比丘往詣阿那律所,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問尊者阿那律:「安穩樂
住不?」
阿那律言:「安穩樂住,身諸苦痛漸已休息。」
諸比丘問尊者阿那律:「住何所住身諸苦痛漸得安穩?」
尊者阿那律言:「住四念處,身諸苦痛漸得安穩。何等為四?謂內身身觀念處,……
乃至法法觀念處,是名四念處。住此四念處故,身諸苦痛漸得休息。」
時,諸正士共論議已,歡喜隨喜,各從座起而去。
「得如實法」。這段有時是指「自證緣起」,有時是指「自證涅槃」,因為接下來要談的是「完成自證涅槃」,所以這裡所指的就是「自證緣起」。「自證緣起」就是完成四道智,四道智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要完成四道智唯一之道就是修四念處,如果沒有修四念處,就不可能證得四道智。證得四道智就是開法眼了,對佛、法、僧、戒淨信不疑。
「完成自證涅槃」,就是要完成從過去充滿著邪見、貪瞋癡中解脫出來,到達自證涅槃,徹底斷除煩惱痛苦的生死流轉輪迴大苦集。只有透過修四念處,完成八正道,而由隨順觀,並如實知見欲貪之過患,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做到如實知五陰無常、苦、無我,面對六根觸六塵境而心不隨境轉,完成於五陰不樂、不讚、不取、不著、心解脫,自覺涅槃。涅槃是永遠安寧,無有憂、悲、惱、苦。四念處的修法清楚簡單明白而有力,依《大念住經》云:只要七日乃至七年的時間用功,必定能成就三果或四果阿羅漢,只要方法正確,精進不懈怠,可以說人人修人人都可成就。
貳、四念處是調伏欲貪的內觀禪法
四念處為原始佛教的法門,當時佛陀的聲聞弟子透過修四念處而成就者不計其數,佛陀入滅後,大約二、三百年間印度大乘佛教經典興起之後,就將四念處一再的當做小乘法,而忽視它,中國佛教也深受其影響,因此四念處傳到中國,就變成概念式的「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簡單帶過,因此修行的方法以及細節就變成很少有人知道,可惜的四念處的修行方法從此也就漸漸失傳了。
佛法發展到今日,可以說是體系極為龐大,理論極為複雜,加上修行方法不明確,目標、目的也不清楚,甚至嚴重的到將佛陀的教義、整個修行方法,以及目標、目的歪曲了,因此修行者多,真正成就四雙八士者少之又少。凡事必有因有果的,什麼因遇到適當的助緣就會成就什麼果,這是因緣法則的規律,這種修行者多,而真正成就者少之又少。為什麼?原因可以分成兩方面:一、是根本佛教的修行法|四念處,被誤解為小乘,因而被完全的不重視,甚至被揚棄。代之為參禪、唸佛和持咒,另一面是三法印、四聖諦、十四無記被揚棄,而改為無助於實際人生滅除惱苦的形而上「空理」的探究和偶像的崇拜,使修行變成一場空思夢幻,因而浪費了寶貴的一生,實在太可惜了。其實原始佛教的佛法與修行都是和人類的生活相結合的,也是重視當今的成就,掌握在當下的修行。(如果當今不能自利又利人的佛法,其實是末代玄學與神秘學的產物,並非是佛陀說法的本懷。)
四念處是日常生活中的修行方法,以當下生活及生命本身作為修行的對象,而且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目標明白、目的肯定,可以使修行者當今親身自證,不需要依靠、乞求於他人的伸出援手或賜予;是否悟證也不必求問別人,自己一清二楚。佛陀說:「工作需要你自己去做,因為如來只能教你們該走的路。」根據佛陀所說的話,人類的解脫全依賴於自依、法依,才能對真理如實知,而不是盲目的順從他人,甚至連佛陀也將他的自覺成就,完全歸功於自己的努力完成自覺。佛陀在《雜阿含經》二六三經中說:「不修方便(三十七道品)隨順成就,而用心強求,令我諸漏盡心得解脫。當知彼比丘終得漏盡解脫。」
四念處的修法,一直是佛陀時代及上座部和佛教徒尋求自證緣起(開悟)、自證涅槃(解脫)的主修法門。四念處即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及法念處。當今有人將四念處分為兩條路,其實四念處不是兩條路,只有一條路,沒有分路,因此佛陀稱四念處是一乘道,是修行成就的唯一解脫之道,而且也是完成八正道不可缺的修法。只有在佛陀的教法中才可見到這種四念處禪法,沒有其它的宗教能指出這條修四念處的道路。因此也只有在佛陀的教法中可以找到證得須陀含(初果)、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阿羅漢(四果)聖者,所以說四念處對一位修行者,是非常重要的不二法門,也就是直接通往涅槃的道路,所以說四念處是一條直路,也沒有分為二條路,當然也不是彎路。
如果說修四念處有分為二條路,那就是將佛陀所說的四禪誤為印度本土的四禪,事實上,佛陀所說的四禪本已具備修正念、正智。如《雜阿含經》三四七經:「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具足第四禪。」
四念處是佛陀自己驗證過的一種內觀禪法,也可以說是佛教最原始的內觀禪法,直接可以通往涅槃。四念處分為四種念處,我們必須先要瞭解為什麼四念處要分為四種念處,因為這四種念處針對的就是五蘊,並透過身受心法四種念處,就能獲得透視五蘊性質的觀察智慧。
身念處是對色蘊修觀的方法,完成身念處就能正觀色蘊的本質是無常、苦、無我,其它受、心、法也是如此。受念處是對受蘊修觀的方法,心念處是對心(受、想、行、識)修觀,(一般將心解釋為「識蘊」或意識,因此將心念處誤以為對意識修觀),事實上是對想蘊,那麼法念處就是對想蘊及行蘊修觀了。也可以這樣說,想蘊是包含思考、推理、判斷等心行,行蘊包含身及心的行,因此法念處就涵蓋觀察整個五蘊、十二處了。透過身受心法的觀察,這樣就可以如實知五蘊的無常、苦、無我,所以說四念處隨觀的目標就是要直接分段的觀察五蘊,從五蘊中如實知五蘊無常、苦、無我,進一步調伏對五蘊及五受蘊、十二處的欲貪。
其實我們從《雜阿含經》「陰相應」中,就可以清楚的看出「陰相應」的主題都是圍繞著「如何調伏欲貪」,並作明確的說明。經文說要調伏欲貪,必須先瞭解五蘊是無常、苦、無我,如《雜阿含經》一一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如是,諸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於受、想、行、識。厭者不樂,不樂則解脫,
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以上經文就是說觀因、緣和因緣所生法都是無常,不只是五蘊無常而已,甚至五蘊的因、緣和因緣所生法都是無常。經文中的「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因」是直接促成果的要素,「緣」是其它一切間接的條件,沒因有緣成不了果,有因無緣也成不了果,必須因緣具足才能完成果,但因與緣也都是無常。經云:「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也就是說,既然因、緣都是無常,那麼由因緣所集成之果的色、受、想、行、識亦不應有常住的。既然是無常哪有我及我所呢?
苦是出自於無常不能自主掌握,因此生起苦,所以經中說,無常故苦。要完成究竟的解脫煩惱痛苦,必須正觀五蘊無常、苦、無我,因而厭離五蘊欲貪。厭離者就對五蘊不貪,不貪則解脫,完成解脫知見,到達煩惱業縛已盡,證得阿羅漢果,他已經知道自己從過去的煩惱、生死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成為涅槃自在的人。這就是經中所說的「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是指脫離愛欲而過著清淨的生活,只有正見及正行,沒有邪見及邪行。「所作已作」:是指已經完成淨戒、應知、應修、應悟、應證一切四諦法。「不受後有」:是指現在已得解脫,將來不受束縛,不再墮入生死輪迴中遭受果報。
在「陰相應」中不只是一一經如此說而已,例如七五、七八、五七經等,也一再的提出相同的問題。要正觀五蘊,如實知此五受蘊,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沒有經過四念處這條管道是行不通的,因此也只有修習四念處,才能完成四雙八士到達究竟解脫。
 
參、培養正念是三十七道品的重點
雖然四念處分為四種念處,但事實上也只有一種修法而已,因為四念處中這個「念處」所指的就是正念的培養,也就是說四念處主要的修法就是培養訓練正念,而身受心法四種就是念住的對象,只要透過身受心法四種念住,可正觀五陰無常、苦、無我。
四念處雖然有分為身受心法四種不同對象的念處,但每一個念處的禪法都是要培養正念,因此說四念處禪法事實上只有一種培養正念的禪法。培養正念就是修四念處的重點,但正念在三十七道品的修法中,不只是四念處而已,在三十七道品中正念就佔了八處之多。
例如,在身受心法四種念處中就佔有四個正念,另外在五根之中也有一處念根。五根者: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中也有一力是念力。五力者: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覺支中也有一覺支是念覺支。七覺支者: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猗(輕安)覺支、喜覺支、定覺支、捨覺支。在八正道中也有一正道是正念。八正道者: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在三十七種修行的道品中,正念就佔有八處,由此可知修三十七道品主要的禪法就是培養正念。也可以這樣說,正念就是修內觀禪(正觀禪或智慧禪)的重點,若離開培養正念,那就談不上是修四念處了,當然也說不上是內觀禪。既然如此,修行者對正念不可不知,否則就很難完成培養正念了。
其實很難用幾個文字或語言就能精準的表達出正念的真實意思,因為文字雖然被設計用來描述所要表達的真實,但是文字或語言只能做到象徵性的表達真實的概念而已。不只是文字甚至語言也是如此。其實無論是文字或語言的表達,那只是「指月」的手指而已,必須要透過親自的經驗,才能體會出文字或語言所要表達的真實內容。
那麼什麼是正念呢?如果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表達描述,正念就是如實的覺觀當下的狀態、情況。也就是說,正念是對當下發生的事如實覺察。正念的特質是不帶任何概念的覺觀,也就是無自我的覺知。正念不陷入任何思想或概念。也就是說,正念並不貼上任何標籤。例如,推理、判斷、回憶、意見、思考等,如果你回憶到過去及妄想到未來,或在當下想像未來或加入任何自我的色彩在內,這都不是正念的本質,正念是與自我無關,沒有任何自我或我的色彩,只有單純客觀的覺觀。你覺察到在回憶、推理、判斷、思考等,那才是正念的特質。
培養正念是時時刻刻不間斷的覺知身心當下過程,不論是生理、心理或任何感受上的變化。就好像單純的看戲一樣,不偏袒的觀看演戲,只是如實覺知而無任何主觀成份在內。正念既不迷戀好的心理狀態,也不逃避壞的心態,不攀緣愉快,也不逃避愉快,對當下所發生的一切都一視同仁,沒有任何壓抑、逃避或愛染。正念對當下所發生的只是如實覺知的觀察,不會有任何的扭曲。正念很難藉文字及語言來定義它,這並不是正念很複雜,或是正念很深奧難懂,而是因為正念它太過於單純又直接。
正念的基本活動功能是,清醒自己當下到底在做什麼、發生什麼,如實的覺知當下變化與過程,也就是覺察到當下現象的產生、變化及消失的過程,透過正念就能正觀所有現象的本質是因緣生滅法,因此是無常、無我很難掌握,若欲掌握就會生起苦。正念重要的觀察對象就是五陰、六入處。透過正念能促使深入平常無法觀察到的層面,例如深埋在內心的貪欲、憎恨、嫉妒、我慢等,當正念存在時,這些惡不善行為不會現前,若保持著正念,惡不善念頭生起,也馬上會被覺察到,因為有正念就會使心不會落入昏沈或散亂的狀態。當迷失了正念時,惡不善念頭才有機會生起,因而產生種種的錯誤行為,造出憂悲惱苦。
最重要的就是正念能深入的正觀到身心的實相本質是無常、苦、無我,因此佛陀才會說修四念處,透過身受心法的開展,就能正觀到五陰是無常、苦、無我的事實,使修行者親自的體驗到苦集滅道四聖諦,完成四道智(對苦集滅道如實知),進一步的學習將正念溶入在日常生活中,如實的隨順觀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不值得樂、讚、取、著,於是對過去五陰不顧戀,對未來五陰不欣求,於現在當下種種欲貪生厭離(厭攀緣)、出離(離開攀緣),乃至調伏欲貪、斷除、超越,到達心得解脫,自覺涅槃。厭離五陰並非討厭五陰,而是出離對五陰種種的欲貪,也就是厭離攀緣執著五陰及五陰所引起的欲貪,例如,五受陰、六根、六塵、六觸、六識、六受等。
 
肆、正念、正知、專注之間的關係
佛陀並沒有要我們盲目地厭離五陰,在《雜阿含經》一三經中說:「若五陰於眾生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離五陰。」五陰為患或不為患,全取決於自己的自覺,要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運用隨順觀,做到完全具足高度的警覺正念於四念處,觀察五陰,如實知此五陰及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做到不存任何的欲貪。沒有欲貪就不會生起瞋心,(瞋心是因為不滿足自我欲而生起的貪),因此當正念存在時,這些障礙智慧的惡不善是無法現前的。等到培養正念開展時,正智就會隨著開展,正智是從正念的培養而展現出來的。如是正念、正智開展完成配合,就會生起正觀的智慧,透過正觀的智慧就能如實知五陰是無常、苦、無我,因而對五陰及五受陰等欲貪之過患,都能一一如實自證是事實,就會生厭離欲貪,學著出離欲貪,乃至調伏欲貪、斷除欲貪,到達滅盡。因此也可以這樣說,正念、正智完全開展時,就會完成四道智,具足斷除十結的能力,到達完全沒有執取、執著,使任何欲貪、瞋恚、愚癡等惡不善法完全降伏,甚至摧毀。
也就是說,正念、正智到達完全開展了,又能完全的配合得恰當,就會變成「修慧」,透過修慧就能完成去除貪欲和瞋恚,破除無明所引生的愚癡。如果將正念、正智用簡單來說,念住於坐姿就是正念,觀察坐的只是色身沒有自我就是正智。正念和正智配合在一起,就稱為覺照力。正念是念住於四念處,正智可以開啟智慧,正念與正智是同時一起配合的;正念、正智用於成就正定完成四道智(自證苦集滅道的智慧)自證緣起,進一步的自證涅槃。
有關正念、正智在《雜阿含經》六二二經中有這樣的說:
「云何名比丘正智(正知)?若比丘去來威儀常隨正智,回顧視瞻,屈伸俯仰,執持衣缽,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皆隨正智住,是正智。」
「云何正念?若比丘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念。……」
修四念處隨時不離開當下,保持正念、正智,精勤不放逸的培養正念就能引導你的禪修成長,因為正念有能力覺察到自己的身受心法,是正念在促成你能透視到自己當下如何,而正智能明白當下狀況。簡單說,正念就是念念分明,正智則是清楚明白知道狀況只是狀況,沒有一個我或我所。
瞭解正念、正智,也必須要瞭解專注。四念處禪修是依靠正念與專注完成,如果缺一就不能成就的。正念和專注是不同的,無論是修法或是功能都是不同,但是培養正念當然就缺不了專注,如果只有修專注,當然就不需正念。正念和專注必須平衡發展才是四念處禪修,才能完成自證緣起(開法眼),自證涅槃。如果只有培養專注,所成就的只是一般的功德而已,但專注卻不能解脫自在。也可以這樣說,修四念處是為了培養兩種不同的心理,使這兩種心理開啟作用,產生正觀的智慧,透過正觀智慧完成道智及道果智,這兩種就是正念和專注。
如果一位四念處禪修者,對專注與正念分不清它的修法與功能,那雖然他很精進,但不能使正念和專注平衡同步的培養,就失去了這兩者之間的功能,如果其中一個比較強而疏忽另一個,在精進中就會失去正念與專注的平衡,那麼四念處禪修也就不能夠有所成就了。因為專注和正念二種的功能畢竟是不同的。在四念處禪修中,它們必須平衡並力的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四念處禪修才能有所成就,失去其中一個就不可能完成正念、正智通往解脫之道。
那什麼是專注呢?當然必須先要瞭解,然後才親自培養體驗。專注就是一種能夠專一的將注意的焦點集中在一個目標上,而不受任何干擾的能力。專注的種類很多,例如專注數金錢,專注打牌、專注讀書、專注打球等等,這都是一般無關於解脫煩惱的專注,甚至成就一般專注的定力,也無法獲得解脫煩惱。但專注能幫助你完成解脫,也能幫助你減低煩惱,因此可以說,專注是一種工具,只要你運用專注在解脫道上,專注就能協助完成解脫;如果將專注運用在邪見或我執,那就肯定的會帶給你無限的煩惱痛苦。例如一把手術刀,它能救人也能殺人,要看操刀的人如何使用這把手術刀,專注也一樣,看你將專注使用在正當的或是不正當的,那就完全要看使用的人了。
單一專注的力量不能夠完成正觀智慧,因此無法正觀五陰的本質就是無常、苦、無我。只有正念才可以協助做到正觀五陰本質就是無常、苦、無我,因此只有透過正念才能啟發出離煩惱痛苦的智慧。但是要完成正念就必須依靠專注,沒有專注的協助,要完成正觀的智慧就遙遠無期了。修專注的定力和修正念是不同的,修定力需要受限於特別的環境,也就是說,真正的修深的禪定,只能受限在某種特別的靜處條件下才能修持,也才有機會完成深的禪定。例如靜處、特別的禪堂等,這些靜處及特別的禪堂,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造就一種不會讓人分心的硬體設備環境,使修專注禪定者鍛鍊修定或深定的功夫,這種環境主要就是不受外境的干擾。這種有經過規定、控制、規劃的修定環境,能使欲望及情緒上的干擾,減到最低的程度。
修專注的禪定方法,只要找一個固定的目標,全神貫注的在所緣目標上,透過固定所緣的全神貫注,就會暫時忘記一切日常的雜事,甚至妄想或妄念,一旦時間長久以後,就會養成一種不喜歡與人群生活的習性,有些人就會只要保持自己內心的清涼,其餘就不感興趣,甚至太過深定就會變成好像昏沈一樣,因而障礙培養內觀的智慧。
訓練專注通常被稱為「繫心一緣」,它是用力的迫使心持續在固定一點的所緣上面,因為用力專注,如果短期還無所謂,若長期使用者,有些體質較差或是潛在有精神分裂症者,有可能會因而產生身心勞損或情緒失控。修專注是一種用力的行為,因此修專注可以靠全神貫注的力量,以及靠精勤努力來成就一般定境。可是雖然成就了定境,但他依然還會帶有一些勉強,以及用力的成份在內,因為修一般定境,必須要依靠全神貫注的力量,因此養成了一種刻意的習慣性,若是刻意放下了,當然就會進入昏沈之中,因此有些人就誤以為達到無我或深定。
那麼修正念的方法就和修專注不同了,修正念完全不需要固定所緣,也不需要選擇特定控制的環境。也就是說,修正念不需要依賴任何環境,對初學者而言,首先找特定的環境及固定所緣目標,這只是為了幫助培養正念,等到正念有所進步或具備有正念了,就不需要特定的環境或固定所緣目標。如果長期依賴特定的環境或固定所緣目標,反而會使正念受限在一個範圍內,無法擴展到不受限的正念,因而無法徹底的解脫煩惱痛苦。正念的培養是不受任何環境所限制的,也不需要長期在固定所緣上,因而使正念受限在固定的範圍。培養正念只是純粹的認知當下的情況,因此正念可以自由的去認知當下的任何情況,例如情緒、貪、瞋、感受等等,甚至外表的吵雜聲音,一切都可做為培養正念所緣,一切都是正念的對象。
正念不受任何情況或環境所限,在每一個當下,每一種情況出現時,都可做為正念所緣對象,不需固定所緣或挑所緣做為培養正念的對象,因此正念沒有不變固定的目標,正念所要觀察的就是變化,只要有變化的都是正念的所緣目標,因此正念是有無限的目標可做所緣。也因為如此,修正念才能完成隨順觀,如實知五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的智慧。修專注可用勉強全神貫注來完成定,但修正念就不同了,正念無法以勉強來成就,如果修正念也用那種全神貫注的修法者,雖然無論意志有多強,任何的精進對正念是沒有幫助的,只有對專注有所進步,但太過於全神貫注的用力,事實上是反而會阻礙培養正念的進步。
正念的培養是要靠一種溫和柔軟的努力,培養正念禪修者,必須要經常的提醒自己以很溫和的方式來保持注意著當下正在發生的任何事情。以最簡單的方法去觀照清楚當下任何所發生的事情,沒有任何的企圖心想要得到什麼?排斥什麼?如果用想要企圖得到什麼的心去修正念,那結果是回到原地,不會有進步的。初學者難免都會有妄想、妄念的。不要試圖想要去控制妄想或妄念,選擇一個適當所緣(觀照的對象),然後持續不斷的保持念茲在茲去觀照所緣的情況,從中就會體驗到生滅無常。培養正念主要重點是持續有恆心與輕柔的保持當下,這就是秘訣。簡單說,培養正念就是要經常的將自己保持在覺察當下的狀態,不要試圖獲得安詳或平靜,也不要排斥妄想、妄念。
正念的特質就如鏡子一樣,分毫不差地如實映現當前事物,正念是保持沒有我及我所的觀照。正念只有如實接納當下任何出現的情況,如果你要在正念中成長,耐心的接納當下的狀況是唯一最理想之路。也就是說,培養正念就是只有一個方式,靠持續恆心輕柔的練習正念,不可用力,也不可以放逸,保持中道客觀的心境,因緣具足自然就會完成正念。
例如《雜阿含經》二六三經中說:精勤修行三十七道品,不必刻意地去知道今天是否會漏盡,或是明天會漏盡,但總是知道會有漏盡的一天。正念的禪修是不離生活的,因此不限制在於一個點或固定目標,還是只有限定的範圍,如果這樣的話,就是試圖把正念禪修和日常生活分離。真正的正念禪修是包羅一切法的,無論物質的生活或是精神的生活,都是正念觀照的對象。專注力和正念在禪修的路上是要平衡比肩而行的,同步的培養正念和專注,如果其中一個比較強,而疏忽了另一個,在禪修上就會失去平衡而無法進步,所以說四念處禪修的重點在於能使正念、專注平衡並肩而行。如果一定要說正念與專注的平衡比率,一位禪修者,就會感覺到正念要稍微多一些。對禪修來說,其實這也是正常的現象,如果偏向於專注過強,那反而影響到培養正念。
事實上,極深的一般禪定工夫對於自證緣起、自證涅槃是沒有幫助的,正念和專注保持平衡仍是修行要領的重點。沒有專注,正念當然不穩定,但專注過強反而會失去正念,沒有正念就無法產生如實正觀的穿透身、受、心、法的本質,也無法改變錯誤的觀念,以及惡不善的習性。正念太強而疏忽了專注,反而會產生掉舉,因此保持正念和專注的平衡仍是四念處禪修的要領重點。起初要培養正念和專注平衡雖然比較困難,一旦擇法覺支生起時,就自然的會保持正念和專注平衡發展了。
教導禪修的老師,只有教導禪修的修行方法及正確的觀念,其餘就要看禪修者自己的經驗了。例如教導開車一樣,指導老師只能教導開車方法及要領,其餘的只有開車的人自己經驗了。正念是四念處禪修的核心和關鍵,也是成就四念處的目標和手段,只要持續不間斷的用心培養正念,將會獲得道智及道果智,完成究竟的解脫惱苦。四念處禪修這個方法,是佛陀自己親自驗證過的禪法,是一種培養正念和專注漸進的方式,需要一步一腳印,日積月累、一點一滴的進步。
四念處禪修是一種溫和的修行方法,但它卻能非常迅速的透徹五陰,這種訓練的方式,歷史久遠,成就的速度最快又有效,安全又可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看到體驗萬事萬物無常、苦、無我的真理。這種體驗並非是文字上的瞭解,而是如實知的自證,因此這種自證是不會再退失的,也等於是自己生命的一部份,不會有忘失的現象。
經由正念和專注配合的訓練過程,慢慢的我們可以覺知到,隱藏在自己內心的貪欲、瞋恚、掉悔、昏沈、疑,覺悟到生命的本質是無常、無我,因此如果勉強想要掌握或主宰,但因為是無常、無我,因此無法掌握,就會生起憂悲惱苦。如果體驗到一切法是無常,若身受心有所變化或病、老、死就不會有所惱苦。
伍、適合現代人的最佳修行方法
一位凡夫使用自我來面對人、事、物,當然就會充滿著喜、怒、哀樂。有正念、正知的生活,他就不會使自己陷於永無止境的情緒起伏之中,雖然活在人群中,但他的心是平靜自由自在的,沒有任何衝動或憂傷、仇恨、不安。現代人的心靈是緊張不安的,生活壓力是一天比一天沉重,甚至連走路講話都要求迅速,沒有念住的智慧者,難免就會深藏著仇恨,緊張壓力、不安之心,因此就容易失控。內心充滿了沉重的壓力,難免情緒不穩定,嚴重者就會失控造成千古恨。為了要找尋疏解之路可以說方法很多,但總是離不開發洩、移轉注意力、壓制或逃避,有些人就會借助宗教的力量為人心不安尋找出路。但在佛教中就有數不清的法門了,在各種法門中,各有不同的入手處與目標、目的。但多數人都是著重於信仰的寄託,希望借著寄託來解除內心的不安等。有些理性的人,想要追求一個理性的途徑,因此在佛法的大海中不斷的尋找,但一生中都沒有明確的肯定,因而失去了修行的機會。
其實修四念處不只是過去佛陀時代適合,無論現在或未來,也適合任何種類生活的人,尤其是現在的人,修四念處是最適合的方法,因為現代人最需要的就是減輕壓力,消除緊張,息滅內心的壓力以及急躁不安的情緒,修四念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解決這些問題,又可以完成徹底的解決煩惱痛苦。有些人對四念處的修行感覺很困難,因為他的修行觀念不正確,加上沒有信心,因而就沒有恆心,並不是修四念處很複雜,而是自己對改變習性沒信心,因此就隨著習性束縛。例如:一個吸煙的人,若叫他鼓起勇氣三天不吸煙,有可能他會做得到,因為這是短暫的,因此就感覺不難,如果叫他長期不吸煙或戒煙,他就會失去了信心,當然就戒不了吸煙。修四念處當然也是一樣,不是四念處難修,而是對四念處修法沒有信心,對自己沒有信心,這些都是自己本身的問題,而不是四念處法要難修,有些修其它法門的人,一生中連開悟都沒有。修四念處在幾年、幾月,甚至幾天中就開法眼(開悟)或證果者,在《阿含經》中處處可見,不要認為修四念處很難,其實在佛陀的教導修法中,可以說修四念處是最簡單、方便,效果又最快的法門,甚至任何一位想解脫煩惱痛苦者,必須經過四念處這條路是難免的,離開四念處可以說,就偏離了解脫道。
四念處分為身、受、心、法,身念處排在第一,是因為色陰是比較明顯容易觀察,因此也可以說,修身念處是四念處禪修的根本基礎。為什麼說身念處是四念處禪修的基礎呢?因為身念處修成了,就自然的會發展到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因此說,身念處是四念處禪法中的基礎。當然修身念處即可到達解脫,但畢竟都要經過受、心、法,不可能說只有修身念處而沒有修受、心、法念處就可以解脫的。何況四念處分為四部份,是為了適合四種根性不同的眾生。因此可以說從哪一個念處入門,都可以使身、受、心、法連接到達解脫。
佛陀教導四念處分為四個部份是依不同根性的眾生而言,但四念處的四個部份都相依相緣的,要達到解脫缺一不可,因為四念處的四部份目標是要獲得正觀五陰的性質,完成自證緣起的智慧,目的就是要到達自證涅槃。所以說無論從哪一個部份入手,畢竟四部份都要完成的,否則就無法對五陰如實知是無常、苦、無我。也有可能只要瞭解四念處其中的一念處,就會瞭解到其它的三部份念處,但畢竟要親自去體驗才能瞭解,才能說是如實知。事實上修習四念處,只要其中一念處滿足,其它三個念處也就會滿足了。
佛陀說將念處分為四個部份,主要也是為了適合根性不同人作為念處的所緣,人的根性分為愛強(執著欲染)、我見強(執身心為我)二種,愛強者(執著欲染)又分為慧鈍及慧利,我見強者也分為慧鈍及慧利二種,身念處是適合愛強慧鈍者的禪修者,受念處是適合愛強慧利者禪修者,心念處是適合我見強慧鈍者的禪修者,法念處是適合我見強慧利的禪修者,但無論從四念處中哪一個念處入門,終究四念處是相依相成的,如強將分開是為了修行人的根性而言。受念處是對於感受的禪觀,比身念處較微細,因此排在第二,心念處比受念處更深入,排在第三,最後是最深的法念處。佛陀教導眾生修身、受、心、法四種念處,主要就是破除凡夫眾生的三種顛倒,這三種顛倒就是見顛倒、想顛倒、心顛倒。
沒有透過四念處禪觀的一般人,大多數都會誤為這個身體是可愛的、是我的,會對身體產生見解顛倒、想法顛倒、心對身體執取的顛倒,甚至對受、心、法也是一樣,因此佛陀才會教導四念處,透過培養專注及正念完成對身、受、心、法的如實觀,如實知身、受、心、法是無常、苦、無我,因而出離對身、受、心、法的欲貪愛染。既然對身、受、心、法如實知,那當然就對五陰如實知了。也就是說四念處禪觀,主要就是要透視五陰,如實知五陰是無常、苦、無我,因而出離對五陰及五受陰的欲貪。簡單說,如實知四念處就能如實知五陰。
 
陸、如實知法、義、法次法
要修四念處之前,除了要瞭解四念處禪的利益之外,還要明白修四念處的重點就是不間斷的平衡培養正念和專注,目標就是透過身受心法四種所緣來培養正念和專注,完成透視五陰的本質,如實知五陰是無常、苦、無我,體驗三法印,自證緣起現觀四聖諦開法眼。目的就是學厭離五陰及五受陰欲貪,到達滅盡欲貪,瞋恚及愚癡,自證涅槃,到達究竟的解脫煩惱痛苦。
除此之外,對七覺支也要明白,因為不明白七覺支就無法在修四念處的過程中保持平衡精進,因而放逸或掉舉而不自知,或是過度不平衡發展,使身心勞損失去正念、正知,嚴重者掉悔使情緒失控。雖然修四念處滿足七覺支就圓滿,但不明白七覺支而只盲目的修四念處,那對修四念處畢竟就會受影響,因此七覺支的明白是需要的。切記:只對法、義、法次法的明白並非是如實知,但如實知就會瞭解法、義、法次法(修行的次第)。先明白然後親自力行、體驗,這種解行並重才是最理性的修行者,只有理論的明白那只是概念而已,而盲目的修行又是太感性了,加上如果沒有善知識的指導,就容易偏離正確的修法,因而難有進道上昇,甚至產生邪見而又不自知。
先瞭解而後力行體驗的解行並重,這才是理性的修行者,也容易進道上昇開法眼證聖果。如果法、義、法次法不清楚,又沒有真正的善知識指導,那要開法眼證聖果那就難了。
除了以上所介紹的,還要明白《雜阿含經》八○一經,即道品誦「安那般那念相應」的第一經,說的是修習安那般那念的先備條件。內容分五法可幫助修安那般那,哪五種呢?一、持戒清淨。二、少欲、少事、少務。三、飲食知量。四、初夜後夜不著睡眠。五、離諸憒鬧。除此之外並且至少也要明白《雜阿含經》八一○經中所說的十六種修四念處的觀法,並將它一一的瞭解,然後力行實踐四念處自己修到哪裡才能一清二楚,然後就如實的訓練正念和專注,培養開展出正念、正知,這才是解行並重的修習四念處。
除了具備以上所介紹的條件,要進入實修四念處之前,也應該必須明白五陰及根塵識,因為四念處就是要觀照五陰,尤其主要的就是要觀照到五陰的本質,從中去瞭解一個人的存在是由五種要素(五陰)組合而成的,有了五陰才會有六入處。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塵就是色塵香味觸法。六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根中前五根就是一般人所說的五官,也就是五種器官,意根就是腦部神經系統。六根所接觸的對象就是六塵。六根碰到六塵時,就產生六識作用,由六識產生六種受,又由六受產生六想,又由六想產生六思,有六思又產六愛。以一個有情生命來說,色陰就是根,受陰就是六受,想陰就六想,行陰就是六思。行陰也包括各式各樣的心理作用及身口動作。識陰可分為二種意義,一種是不分別的單純覺知,另一種就是意識作用(腦的功能作用),意識作用包含過去運作的一切記憶,及過去記憶留下來的分種種印象,透過想陰將記憶抽調出來。也就是類同心理學所說的潛意識、集體潛意識等。用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念頭就有一個意識作用。所以說,不修四念處就不能如實知五陰,不如實知五陰就不能如實知根、塵、識,對身心生命的觀念就會產生顛倒妄想。
我們從佛教的觀點來說,人類是以顛倒的因果方式來看人生,視「苦」的起因為「樂」。苦的起因就是無明的欲貪渴愛,由欲貪渴愛生起執著五陰及五受陰等,因為一切都是生滅無常,所以無法掌握、滿足、隨心所欲,就生起苦,這些都是一位沒有透過培養四念處凡夫的生活模式。如果明白五陰的理論,沒有透過修四念處,正觀五陰是生滅法,是無常、無我,五陰若有變異,例如身體上的老、病,心理上的求不得等,就會生起憂悲惱苦,牽腸掛肚、急躁不安,乃至狐疑、冷漠、嫉妒、瞋恨,小至小家庭、團體,大至社會、國家,都會受到影響。
如果要去除五陰變異所引生的憂悲惱苦,先決的條件就是調伏欲貪。欲貪的發生,緣起於執著主體是「我」以及客體的「我所」(或對象);例如我要我的身體健康、身材健美、面貌美麗英俊,以上這就是五陰中「色貪」。我要我的感受舒服、不舒服都能盡隨我意,這就是五陰中「受貪」。我要我想什麼就能想什麼,不想什麼就能不想什麼,我要我的思惟不散亂,這就是五陰中的「想貪」。我要我一切判斷、決策都正確、意見正確、行為取捨正確,我要做到一切我要做的,不做一切我不要做的,這就是五陰中行陰的「思」。我要我的心識清醒、我的心安定、心不散亂、心不受一切影響、干擾、主宰、傷害或破壞,我要保護一切我所愛,這是五陰中識陰的「識貪」。
以上介紹的就是五陰的欲貪,無論是對五陰中任何一陰認為是「我」,就會有所欲求,求什麼呢?求滿足自己的欲貪,但有可能滿足欲貪嗎?因為不可能,因此才會生起憂悲惱苦。為什麼不可能呢?因為一切都是生滅無常,不能掌握、不能主宰,因此佛陀說無常故苦。要親自如實知這欲貪愛染以及五陰等無常的事實,只有透過修四念處。要調伏欲貪,滅除欲貪,捨重擔也是要透過修四念處的這條管道。甚至五陰為患與否,全取決於自己的自覺,也就是你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運用隨順觀,由隨順觀而如實知見欲貪之過患,做到在生活中完全的不帶任何好惡成見,只帶高度的內觀力,保持覺醒的如實正觀身受心法,細膩的觀察到當下的狀態,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要能達到如實觀當然就缺不了修四念處,那麼如何修四念處?
四念處的實修法,簡單說,就是透過培養專注和正念,如實的觀察身體的活動、情緒的感受、心念的活動、思惟對象的過程,從中體驗生滅,自悟無常、苦、無我。具備以上所簡介的正確觀念之後,那麼就要正式的如實修四念處。
 
柒、四念處次第介紹
以下就依身受心法四種念處的次第一一的來做簡介。
一、身念處
身念處就是指對自己最明顯的身體部份如實的觀察,例如呼吸、心跳、脈博、體溫、身體姿勢以及五官等等的狀態情況,一部份一部份的如實觀察它的生滅狀態,初學者不要當下觀察一個以上的所緣,以免失去如實,落入推理或暗示而不自知,因而影響內觀智慧的開啟。修身念處主要就是透過觀察身體部份,對於自己的身體有一個徹底的瞭解,才能體驗到佛陀所說,色法(身體)是無常、苦、無我的事實。
身念處的實修法,就是以身體部份作為所緣來訓練專注及正念。包括現在的呼吸狀況;現在身體行、住、坐、臥、曲、伸、俯、仰的狀況;現在吃飯、刷牙、掃地等等有關身體各種姿勢的現況,通常人在忙碌的環境中,都會不知不覺地在身體的肌肉上用了許多不必要的壓力,結果就是造成緊張,神經僵硬及容易疲勞、頭痛,這些身體的現況也都是觀身念住的對象;觀照的方法,就是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肩部,去體會那一個的壓力、緊張。因為一般人在有壓力、緊張的狀況下,肩部就會提高,而且頸部也會產生出一種壓力。此時用身念住的覺照,將精神集中觀照肩或頸部的情形,自然就會使緊張、壓力放鬆,這也都是身念處的修法。觀察現在身體上地、水、火、風四大的狀況,有關身體部份的觀察都是屬身觀念處的實修方法。
身念處禪修的觀照訣竅在於「自然」,要明朗輕鬆清楚的去觀照,而不要故意用全神貫注。用全神貫注會增加身心的壓力與情緒的緊張,如果說昏沈或散亂心很重,需要全神貫注,那也只能用暫時性,不可以使用太長久,以免身心勞損。要輕鬆自然單純的觀察自己身體部份,沒有任何批判及認同,是一種沒有我的觀照,不管當下有任何現象發生,皆要如實面對,不要急躁,也不要排斥或批判,主要是不要加上一個自我進去,當下的身體就是只有身體,沒有所謂的「身是我」、「身是我的」、「我在身中」、「身在我中」,身體只有身體,這種觀法在四念處經中叫做「觀身如身」。
依《雜阿含經》八一○經的說明,將四念處分成十六種觀法,屬於身念處的觀法分為四種:一、出入息念時,如出入息念學。二、覺知出入息的長呼吸、短呼吸善學。三、一切身行呼吸覺知出入息念時,如身行出入息念學。四、身行休息出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入息念學,這是身觀念處。
身念處第一階的修法就是自然的觀察呼吸,以呼吸為對象做為培養正念和專注的所緣。息入息時,如實覺知息入身;息出息時,也如實覺知息出身,這就是經中所說的「繫念善學」。善學就是能做到如實覺知,也就說清楚的保持在呼吸出入息,依著出入息作為目標訓練專注,培養正念。只要不間斷的持續訓練專注,培養正念,自然正念和專注就會增強,就能觀察到出入息長、出入息短,此時,就能進入第二階的依著出入息長、出入息短的如實覺知訓練專注和培養正念的繫念善學。
第二階呼吸長、呼吸短的修法,就是覺察呼吸的長、短,例如心浮氣躁時呼吸就短,跑步、上山、爬樓梯、身負重擔時呼吸就會粗、短急;心安定、身靜時呼吸就會細長。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管是長先或短先,都要清楚的如實覺知,但一般的呼吸都是先短後長,這是自然的現象,不要刻意勉強使呼吸長、短,依著自然呼吸是最好的修出入息善學。
出入息念未修到純熟時,是觀察出入息從鼻進出;息念純熟了,專注和正念增強穩定了,則能覺知出入息念遍滿全身,甚至氣息從全身毛孔出入。這就是第三階段的覺知一切身入息、出息善學。簡單說就是覺知呼吸與身體的關係。
再進一步,氣息漸漸微細,甚至呼吸止息,到達此境,先前入出息的粗重不順完全沒有了,呼吸轉為輕細柔和,感覺呼吸沒有,這就是覺知一切身行息(止)入息、出息了,這就是身念處的第四階。以上所介紹的呼吸等等,都是與身體有關的修習方法,因此稱之為身念處。
二、受念處
受念處的修法,就是以感受為所緣(對象)做為訓練專注和培養正念。受念處就是如實正觀當下的感受,在《念住經》上叫做「觀受如受」。如果對身念處已經有培養正念和專注過的內觀禪修者,要觀受是容易的。如果從受念處入門,沒有修過身念處者,當然就比較困難了。感受是由根觸塵生識而生起感受,由此感受是來自於六識。
依《雜阿含經》八一○經的說明:受念處修法分為四階:一、喜覺知。二、樂覺知。三、心行覺知。四、心行息覺知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
第一階的修法是覺知喜。修內觀禪者,初學必須透過有覺(尋)有觀(伺)入於初禪時,因為透過有覺有觀,離欲、惡不善法而生喜、樂。入二禪時,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受念處第一階修法就是依喜來做為訓練專注,培養正念的所緣。無論是初禪的喜,或是二禪的喜,都是受念處的所緣對象。第二階是以樂為受念處禪觀的所緣。在第一階及第二階的覺知喜、覺知樂的階段,修行者還沒有到達三禪住正念、正智,因此修行者有時還會偶然失去正念,生起我見或我所、我慢等對欲界、色界的欲貪,也就是執著自己喜受、樂受禪境的欲貪。到了第三階已經住正念、正智,因此若有執著生起即能很快的被覺察到,立刻以智慧斷除對喜、樂的欲貪,將他的過程做為所緣,這就是受念處第三階心行覺知的修法。既然妄想欲貪生起立刻就被智慧斷除,此時就覺知心行出入息止息。修受念處的第四階,就是覺知心行止息出入息時,如心行止息出入息念學。以上四階都和喜受、樂受有關,因此稱之為受念處。
受念處的所緣涵蓋喜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只要和感受有關的都是受念處的所緣目標。受念處的觀察方法。有三種受,即是苦受、樂受及捨受(不苦不樂受)。另外也有依身受及心受而分別的諸受,即樂、苦、憂、喜及捨。諸受也可分為六觸生六受:眼觸色生受、耳觸聲生受、鼻觸香生受、舌觸味生受、身觸觸生受、意觸法生受。
佛陀曾經指出觀察苦、樂及捨(不苦不樂)三受,必須在它們生起的時候客觀的觀察。當苦受生起時,必須客觀沒有帶任何自我成見的加以觀察,苦受只有苦受,樂受只有樂受,捨受只有捨受。三種感受的每一個感受可以分為有染,這是依於欲樂的受;及無染,是依於善心的受。有染樂受從享受欲樂生起,當它生起之時,必須即刻作為受念處禪觀的所緣。無染樂受是從善心出發,例如布施、持戒、修禪、行善時的善心相應而生起的受。這種受雖然無染也必須以無常、苦及無我來觀察。不管是有染或無染之受,禪修者都必須要不執著它,只有將它作為禪觀的所緣。
苦受也分為有染及無染兩種。苦受的有染,就是無法獲得色聲香味觸五欲,或是失去能產生快樂的感官對象的苦受,如自然苦和緣起苦。這些有染苦受必須馬上作為受念處禪觀所緣來觀察。無染的苦心受及苦身受是來自於善,例如在布施、持戒、修禪的時候生起,這是無愛染之苦受。但無論是有染苦受或無染苦受,這都必須如實的觀察它的無常、苦、無我。
修受念處的禪修者,必須透過觀察受之方法作為修受念處的所緣,在諸受生起時觀察它們的生滅、無常、苦、無我。當培養受念處之時,其實身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也都已經在培養中了,身念處的修法也一樣,其實四念處都是相依相緣相成的。
三、心念處
如果說「心」所指的是心法,那麼觀心所指的應該就是觀「受蘊、想蘊、行蘊及識蘊」了,但是若依四念處來說,前面已經有觀感受,後面還有一個觀法,所以觀心應該比較是偏重於觀「想蘊及行蘊」,因為五蘊中有分身心兩部份,身的部份屬色法,心的部份是屬受想行識的簡稱,但在經典上也有將「識」指為「心」。修心觀念處的對象(所緣)就是心的部份,心的部份到了部派佛教擴大到幾十個心、幾百個心,這些都是從論典所擴大而成的論說,在實修上就不同了。
佛陀依六根門把心分為六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在修心觀念處時,就是依著這六種根門的識,依當下心的狀態觀察,這樣可以觀察種種心的本質是無常、苦、無我。禪修者觀察根觸塵生起識,感受後心的狀態,如實的培養心念處,對六根觸六塵生六識,感受後生起的心念狀態觀察,就可幫助修心念處的修行者瞭解他的心,是有貪心或無貪心、有瞋心或無瞋心、有癡心或無癡心、有寂靜心或散亂心、有廣大或沒有廣大心、有上進心或無上進心、有昏沈心或清醒的心、有解脫心或不解脫心。這些都是修心念處的所緣。
當貪或執著在心中生起時,便以覺知如實觀察它,當貪或執著消失時,必須如實覺知現在沒有貪。同樣的,當瞋心生起時,禪修者覺知瞋心已經生起,並且觀察瞋心生起的狀態,當瞋心消失慈心生起時,禪修者如實觀察慈心,並且觀察慈心的狀態,當然癡心生起時,必須如實覺察現在癡心生起的狀態;智慧之心生起時,如實的覺察智慧之心生起的狀態;寂靜心生起時,如實的覺察寂靜心的狀態;散亂心生起時,如實的覺察散亂心生起狀態;散亂心消失時,如實的覺察散亂心消失狀態;有廣大心時,如實的覺察廣大心的狀態;沒有廣大心時,如實的覺察沒有廣大心的狀態;有上進心生起時,如實的覺察上進心生起的狀態;無上進心時,如實的觀察無上進心的狀態;有昏沈心生起時,如實的覺知昏沈心生起消滅的狀態;有清醒心時,如實覺察清醒心生起消滅的狀態;有解脫心時,如實的覺察解脫心的狀態;沒有解脫心時,如實的覺察沒有解脫心的狀態。也就是說,這些心當中有哪一個心生起、消滅,就要如實的覺察生起或消滅的過程,當禪修者這樣的觀察心境時,心念處的修行就已經開展了,當心念處開展時,伴隨著身念處、受念處及法念處,只是有明顯或不明顯而已,只要精勤努力精進,禪修者早晚就會有正念、正知、正觀智慧的喜悅生起,如此將會完成四念處,使智慧具足,漸進完成四聖諦,覺悟真理,進一步自證涅槃,到達永恆解脫的境界。
依據《雜阿含經》八一○經的說明,心念處的修法分為四種:第一、覺知心。第二、覺知心悅。第三、覺知心定。第四、心解脫覺知出入息念時,如心解脫出入息念學。意思大約和前面介紹心念處的修法一樣。培養覺察種種生起的心,例如貪心,離貪心、瞋心,離瞋、掉舉心,離掉舉心、善心、不善心等等,於此生起、消滅的心念一一如實覺察,這稱為覺知心。發現到心昏沈、掉舉等五蓋覆障時,即刻覺察回到當下正念、正知中,令心「喜悅」,這稱為心喜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內心安樂住,這就是心定。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這就是心解脫覺知,以上四種都是與修心有關,因此稱為心念處。
四、法念處
法念處就是覺念諸法,是比其它三種念處更加深入的禪法,如果先明白它,就容易修了。法念處可分為五種部份。第一、觀察五蓋。第二、觀察五陰。第三、觀察六入處。第四、觀察七覺支。第五、觀察四聖諦。佛陀開示觀察這五種法念處的方法,稱為法念處。五蓋被稱為不善法,因為五蓋能令心散亂,障疑心,影響開發觀察的智慧。五蓋就是貪欲、瞋恚、昏沈(睡眠)、掉悔及疑。因為沒有正念、正知的智慧,因此心就會被五蓋所佔,如果具足了正念正知的智慧,五蓋馬上會消失,否則五蓋會變成觀禪的所緣,而使五蓋沒有發揮作用的餘地。
(一)觀察五蓋
當貪欲生起時,必須即刻覺知貪欲生起,當貪欲消滅時,如實的觀察貪欲斷,觀察無欲,觀察滅。如實的觀察貪欲的生滅,體驗到貪欲是無常、苦、無我。一切過程如實的觀察,於未來不再生起貪欲,這就是觀察貪欲的修法。當瞋恨生起時,必須馬上即刻要覺知,這是瞋恨心,當瞋恨心消滅時,如實觀察瞋恨心的消滅。從如實的觀察瞋恨心的生滅體驗到瞋恨是無常、苦、無我,觀察瞋恨斷除過程,滅除情況的狀態,這就是觀察瞋恨的修法。其它昏沈(睡眠)、掉舉及疑的觀法也是如此的修法。如果不斷的如實觀察五蓋,就是已經在培養法念處了。
(二)觀察五陰
五陰的觀察是觀察色受想行識,將五陰分開一一的觀察,如色(身體)是由四大(地、水、火、風)所組成的。禪修者只要如實的觀察色法(身體),就會觀察到由四大所展現出的各種現象,例如輕、重、粗、細、硬、軟、冷、熱、流動或移動,禪修者將這些作為觀察的所緣,就可觀察到這些組成色陰的四大要素是生滅無常、苦、無我,因此放下以往對色陰欲貪的重擔。不瞭解色陰無常、苦、無我,就會愛染執著此色陰是常、樂、是我,但色陰實質是生滅無常、苦、無我,有危險性、變易性,無法主宰,因此色陰若變,例如老病死等,就無法接受,生起憂悲惱苦。生起憂悲惱苦就是地獄的生活。如果如實體驗色陰是無常、苦、無我,過去愛染欲貪希望色陰不變的重擔就會放下,因此色陰若有變易,例如老病死等,就會面對如實的接受,因此不會生起憂悲惱苦。以觀察組成色陰要素的方法,如實觀察色陰及色陰要素的生滅。這就是法隨觀,即覺知諸法的禪觀。
受陰的觀察:受是由六根六塵觸六塵生六識所生起的六種受,也就是說,受就是身心器官與外界接觸所有的感覺,分為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在受生起及消滅時,如實觀察受的生起及受的消滅,因而就會如實知受是無常、苦及無我性,無論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亦復如是,這是受陰的觀察修法。
想陰的觀察:想陰就是將潛藏在意識裡的過去種種記憶調出來,所以它具有判斷。想陰有分為六種想,即是色、聲、香、味、觸、法的想。這六種想就是想陰,需要觀察想是無常、苦及無我。只要如實觀察想的生滅,就會如實的體驗到想是剎那生滅不停的,從想中找不到一個我在想、想是我,從過去想是我、我在想的錯誤觀念中解脫出來,這就是想陰的觀察修法。
行陰的觀察:行陰是指我們的意志衝動,也就是我們在發起行動之前的那種決意。如果沒有意志,我們就沒有行為。意志強的人行為剛毅決斷,意志弱的人行為穩沈遲延。在五陰中除了受陰及想陰之外,其它都可說是屬於行陰。例如貪、瞋、我見、疑、我慢等諸煩惱,以及住、解、念、定與慧,這些都是屬行陰,因為這些都必須要有決意的意志才能生起行為,因此都是屬行陰。從任何行動之前決意的生起、消滅,來觀察它的生滅、苦及無我,就可體驗到行陰是生滅不停,行陰只是行陰,從行陰中確實找不到一個我,這就是行陰的觀察修法。
識陰的觀察:識分為六種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識。識有兩種解說,一種是依「識」字單純的解釋,一種是依「意識」的解釋。如果是依「識」字的解釋,也就是一種未經想像、思考、推理、判斷之前的覺察。譬如說,我們在暗室中忽然遇到了光,但未生起光概念之前的那一剎那覺察,也就是一切認識的最始初的狀況。「意識」,就是具備記憶的作用。修識陰的觀察,禪者必須將「識」作為禪觀的對象,就能從識的生滅中體驗識只是識,識是因緣生滅法,親自體驗到識中無我及無我所。
法念處觀五陰的修法,就是依色受想行識五陰作為觀察的對象,觀察五陰的無常、苦及無我,這樣的觀法就是修五陰的禪觀,這是法念處修觀五陰的修法。觀察到五陰是無常、苦、無我,印證這些的事實之後,過去對五陰錯誤的觀念就解除了,具備對五陰的正見,進一步破除十結中的身見結,就是邁向初果的第一步。
(三)觀六入處
六內入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外處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如何觀察六內入處呢?當眼見色塵時,如實覺知眼觸色的狀況,心在看而不是眼在看,分別是人或花、樹等是心,不是眼根。眼只有眼,色塵只有色塵,在觸受的當下感受到接觸的生生滅滅,這是眼入處禪修的所緣,如實覺察就可發現,從生滅中找不到一個永恆不變的我在眼睛內,眼睛裡也沒有一個我,只有感覺眼睛只有眼睛,色塵只有色塵。在接觸的過程中,它是生滅不停;因此是無常、苦、無我,覺察到眼睛只是一個器官,眼睛內沒有眼識,眼識是從眼根觸色塵而生起眼識,只有如實的觀察眼根觸色塵生起眼識的生滅過程,如實的體驗眼根無常、苦、無我。在眼見到的色塵時,內心會生起束縛,應當覺察知道自己有束縛;沒有束縛時,應當覺知沒有束縛;自己如果沒有生束縛時,也應當覺知沒有束縛;在未生起的束縛生起時,應當覺知未生起的束縛生起;已生起的束縛消滅時,應當覺知已生起的束縛消滅。這種觀法就是眼入處的法念處觀法。
耳入處(耳根)的禪觀法,當耳聞聲塵時,聲塵是外入處,如實觀察耳根觸聲塵時的狀況,只有覺察耳根不要追著聲塵,也就是說只有內觀耳根,而不須隨著聲音追尋,就可覺察到心在聽而不是耳根在聽,耳根只有接觸到聲塵的音波感受的功能而已。不可能會分別是人的聲或動物的聲、分別人或動物的聲是心在分別而不是耳根,耳根只是耳根,聲塵只有聲塵,只有如實的覺察當下耳根感受,就可覺察到耳根觸聲塵生生滅滅的現象,這些現象都是耳內入處的禪修所緣,如實的覺察就可發現,從生滅中找不到一個永恆不變的我在耳根內,耳根裡面也沒有一個我,只有感覺到耳根只有耳根,聲塵只有聲塵,在耳根觸聲塵的過程中它是生滅不停,因此是無常、苦、無我,覺察到耳根只是一個器官,耳根內沒有一個耳識,耳識是由耳根觸聲塵所生起的耳識。也就是說根觸塵才生起識,而不是六根中本來就有一個識在內。只有如實的觀察眼根觸色塵生起眼識的生滅過程,如實的體驗耳根是無常、苦、無我,在耳聽到的聲塵時,內心會生起束縛,應當覺察知道自己有束縛;沒有束縛時,應當覺知沒有束縛;自己如果沒有生起束縛時,也應當覺知沒有束縛;在未生起的束縛生起時,應當覺知未生起的束縛生起;已生起的束縛消滅時,應當覺知已生起的束縛消滅。這種觀法就是耳入處的法念處觀法。
其它入處鼻、舌、身、意的觀法和眼入處、耳入處的觀法一樣。鼻入處的觀法:香是色法。舌入處的觀法:味是色法。身入處的觀法:色身觸受感覺。意入處的觀法:坐的色身,心打妄想、受是心等。透過六種入處的禪觀,在觸、受、想、思等的隨觀,這些都是法隨觀的禪法。觀察六入處的整個過程,無論是六內入處或六外處同樣的必須當下觀察它的無常、苦、無我,這才是觀六內入處的重要工作。
(四)觀察七覺支
七覺支的禪觀將會培養出七種善法,佛陀稱五蓋為惡法,七覺支為善法;七覺支善法能滅除五蓋惡法。七覺支即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及捨覺支。明白七覺支能幫助修四念處,使修四念處過程能平衡發展。四念處滿足七覺支滿足。任何人想要開法眼、證道果,並不是坐在那裡空等待或談論大道理就可以開法眼(開悟)或證果的。開悟、證果也並非只有經由聽演講、閱讀或研究經典。當然也不是只靠經由思考,更不是只祈求或拜佛、持咒、發願、做功德就能開悟的。開悟必須有導致開悟的先決條件,這些條件的不二法門就是修三十七道品,修三十七道品當然不離四念處、七覺支、完成八正道,現觀四聖諦。
修法念處的觀察七覺支,是觀察自己內部確實有念覺支時,如實的覺知有念覺支;自己內部確實沒有念覺支時,如實的覺知沒有念覺支;如果沒有生起念覺支而生起念覺支者,要如實的覺知念覺支已生起;如果是已經生起念覺支時,要如實的覺知念覺支已生起,維持讓它不要忘失轉退,並且使它繼續增長廣大。同樣的,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覺支也是如此的觀察。如此的觀察自己內部的種種狀態情況,念住於種種的狀態情況,能夠清清楚楚、充分透徹的知見它的真實生滅過程,這就是觀察七覺支的方法。
 
(五)觀察四聖諦
四聖諦是佛教的根本教法,也是佛教的核心教育。不明白四聖諦者,他雖然精進修行,但心還是徘徊在佛教根本教法的門外,因此對修行佛法就還沒有堅固的信心,甚至佛法或非佛法還釐不清,因此就會盲目的以為佛教和其它的宗教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勸人為善而已,或認為萬教歸宗都是一樣的,如此就是不知佛教的根本教義。任何一位修行解脫道者,必須要去探討、觀察、體驗身心的過程才能產生出解脫智慧。解脫智慧就是經過自證體驗苦集滅道的智慧。
四聖諦就是苦、苦集、苦滅及滅苦之道。有些人不瞭解佛法,聽到佛教講苦,就會誤解佛教是悲觀的宗教。任何一件事想要徹底的解決,當然必須先要去瞭解問題,不敢面對問題就難徹底的解決問題,例如醫生看病人,先要徹底的瞭解病人的病源,才能有辦法對症下藥,病人的病才會根治。佛陀也是明白世間有無盡之苦,因此才出家修行,終於發現緣起法則,最後才能徹底的斷除一切惱苦,因此瞭解苦這是解決苦的根本工作,這並不是悲觀而是理性。不明白苦就找不到苦集,找不到苦集就無法滅苦,要滅苦集必須要有滅苦集的方法,這都是很理性有智慧的,哪來是悲觀呢?不肯面對苦而生活在苦中作樂之人,才是真正悲觀的人。
「諦」就是真理,苦諦就是苦的真理。苦的真理是什麼呢?就是因為無常而無法主宰,不知者想要主宰就生起苦,這稱之為苦聖諦,聖諦就是解脫者所說的真理。那麼苦集呢?是因為對無常不知,因而渴愛欲貪這是苦集,稱之為苦集聖諦。瞭解苦集能斷除,甚至斷除苦集完成涅槃這是苦滅聖諦。雖然知道苦、苦集,以及苦集能滅除成就涅槃,但畢竟要有滅除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八正道,八正道就是苦滅聖諦,也就是導向苦滅的道聖諦。
那麼苦的來源是什麼呢?就是六根觸六塵生六識、六受、六思不能滿足自己的欲望因而生苦。修苦隨觀,就是如實的觀察六根觸六塵生六識、六受、六思不能滿足自己欲望所生起的苦,觀察苦的無常、斷、無欲、滅,體驗苦聖諦是無常、苦、無我的事實,這就是禪修者所要觀察的法念處。如果生起任何對於感官的欲貪,即色、聲、香、味、觸及法的欲貪,苦集聖諦的法念處修行者,就要客觀的觀察欲貪的生起消滅,觀察欲貪的無常、斷、無欲、滅的過程狀況,體驗欲貪是無常、苦、無我的事實,因而滅欲貪愛染。當欲貪消失,內心達到寧靜、平和、自在,這就是苦滅聖諦(涅槃)。苦滅聖諦的禪觀者,必須將欲貪消失、內心生起寧靜、平和、自在的生滅,作為禪觀的所緣,觀察無常、斷、無欲、滅的過程,親自體驗欲貪已滅,這是苦滅聖諦,禪修者如實觀察內心寧靜、平和、自在的心境,這就是對苦滅聖諦的禪觀。
貪愛消失是透過修八正道而完成的,八正道即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及正定。修八正道的禪觀者,必須一一的瞭解八支正道。當正見生起,正見就是禪修者的所緣,禪修者必須觀察到「正見、善、可喜、可樂」。當禪修者正思惟時,正思惟就成為禪修者禪觀的所緣,如實的觀察「正思惟、善、可喜、可樂」。同樣的,當禪修者覺察到其它善法。例如: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生起時,禪修者就將它作為禪修者禪觀的所緣,觀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善、可喜、可樂」。這即是苦滅道聖諦的禪觀。
修四念處的法念處,完成四聖諦的禪觀,就親自體驗苦集滅道四聖諦,自證緣起開啟法眼,從此不會對佛法僧聖戒懷疑,自己有信心把握完成四雙八士,如何修行自己都一清二楚,自己修到哪裡也很明白,不需要祈求別人印證,無論遭遇到任何事,都不會迷失趣向涅槃之路,當然也不會有盲從迷信等行為,在生活中只有正念、正知。這就是修四念處,完成以四聖諦為基礎的法念處,從此嚴持聖戒,住正念、正知,不會再造苦集之事,生活中只有正見沒有邪見。
 
捌、結語
修四念處方法簡單,不分時間及地點,無論是行住坐臥、前進或後退、前瞻或後顧、曲或伸、吃或喝、刷牙、洗澡、穿衣等等都可以修,成就的時間很快,可以說適應上、中、下根之人,萬人修萬人成就,可靠又安全。修習四念處的效果,包括消除於不如意所產生的痛苦、焦慮、恐懼、不安、緊張、情緒失控。也可消除對於如意事所生起的愛戀、耽溺、執著,若能完全做到消除各種干擾,當下就有寂靜、清涼、自在,若是還不能完全做到不受各種干擾,只要能保持精進、正念、正知的觀照當下,就盡到了當下應該做的事了,雖然還沒到達完全解脫,但對當今及未來已有很大的幫助。
現在的人解脫煩惱意志並不是很強,尤其是面對現代文明及迅速變化的環境,身為一個現代的人想要完全的無憂無慮,幾乎可以說是不大可能的事,除非是經驗過四念處的人,具備有自覺智慧能力者,能保持正念、正知,否則很容易隨著環境或被錯誤的習性拉著團團轉,造成憂悲惱苦。具備四念處智慧者,能趣向於自證緣起、自證涅槃,能用出世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帶動社會的和諧與安樂。
只要人人依照《雜阿含經》二六三經所說,一個人若能勤於修習三十七道品,猶如雞母孵卵溫度控制得當,不刻意強求,時日一到自然而然破殼而出。善於修三十七道品的人也是如此,雖然他不刻意強求要得到漏盡解脫,可是自然而然,時日一到就會漏盡心得解脫,不再有生老病死或任何其它的輪迴痛苦。我們禮敬四雙八士者,希望我們透過禪修,也一樣能證得如四雙八士者所獲得的大智慧,得到究竟的解脫憂悲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