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禪宗

 
據說,禪宗是從一朵花和一個微笑開宗立派的。釋迦牟尼在靈山講佛法,手中拈了一朵花,神秘地微笑著向大家展示了一下,在場的所有人都沒有明白,隻有摩訶迦葉微笑了一下。於是,釋迦牟尼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附囑摩訶迦釋。”大致意思就是:我現在發明了一種微妙的傳法的全新方法,不用文字,隻要心心相印就行,讓摩訶迦釋來主持這個法門的運用。從此禪宗的法門就誕生了,摩訶迦釋自然成為印度的禪宗第一祖。
一直傳到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達摩的師父叫他趕快到中土去,因為那裏的人有大乘氣象,上上根器。於是達摩就來到中國傳法。開始由於與梁武帝談不攏,就用一根蘆葦渡過了長江,到了嵩山的一個山洞裏麵打坐九年,一動不動,也就是傳說中的一葦渡江、麵壁九年。這樣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才開始打開中國的市場。故而達摩是印度禪宗的二十八祖,也是中國禪宗的第一祖。
六祖慧能本來是給五祖弘仁後院打雜的掃地僧。一次,看到首席弟子神秀在牆壁上寫的一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試,勿使惹塵埃。”慧能看後作了一首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因為這首偈,五祖弘仁就把衣缽傳給了慧能。但是又怕眾弟子不服,加害於他,於是讓慧能趕快躲起來,等待時機再出來講法。後來有一次印宗法師在法性寺講經,正好有幡被風吹動,一和尚說是風動,另一和尚說幡動,爭論不止。慧能進去後就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在場的所有人大驚,猜想是禪宗六祖到此,於是開始讓慧能講經說法。自六祖慧能後,禪宗在中國就枝繁葉茂了。 禪宗正如釋迦牟尼當年所說,是微妙法門,不立文字。禪宗重視頓悟,講的是直指人心,一下子明心見性的法門。當人的前念已斷,而後念未起之時,這時人處於一種空白的狀態,就能體悟那自我的本性,自已的真心,感悟天人本一的大道。 禪宗的核心思想就是一條,把握當下,不動如山。
藏傳佛教與中國禪宗向世界的弘揚:六祖之後,禪宗正脈在中國盛行並向東傳至日本,千年來對日本文化影響巨大。近代的鈴木大拙禪師(1869~1966年)屬六祖後三代之“臨濟宗”之得法傳人,有生之年極力將日本禪文化向西弘揚被眾多西方國家認同。而西藏佛教卻在歐美國家得到認同,內中也有緣由。早年英國統治印度時,印度本土佛教已經消亡,英國人經常進入西藏探奇,因此而產生對西藏的占領欲望。歐洲人對西藏佛教的偏好、對中國統治西藏的複雜心態也起因於此。但歐美學眾,經常將藏教密法與印度瑜伽混在一起研究,形成了一個看似佛學,實則有異於佛學的另一體係。此時,漢地文化因清政府國力衰弱而倍受岐視。雖不乏如“虛雲”、“太虛”、“弘一”、“印光”等各宗派佛學之大宗師,卻無法為西方人所認同。恰是近現代,解放前因美國與國民黨關係密切,相互間文化交流頻繁直至國民黨失敗退入台灣後依然得以延續。
PS:中國內地佛學與禪宗的“邊緣化”及其現狀:解放後曆經多次運動,政府延續“五四”運動時期產生的新思想體係,清除傳統文化的影響。釋、儒、道均受到幾近毀滅性的打擊,至今仍難以複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